世界1 陸城之戰 41(2 / 2)

“能吃。”

“好吃嗎?”

“還行。”

“那……怎麼吃?”W無師自通地掌握了“能好怎”。

韋斯特冷冷地說:“怎麼吃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幫助市民們調整心態接受蟲食,畢竟這裏是離陽,不是廣東。早在人新世,FAO(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就曾提出過:‘對於一個人滿為患的星球而言,從昆蟲那裏獲取蛋白質在生態學和經濟學層麵上都是合理的。’那個時候,全世界至少有20億人類把包括螞蟻、蜜蜂、蚱蜢、甲蟲甚至毛毛蟲在內的大約1900種昆蟲當做傳統美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CRAB的消化係統與人類一樣,人類能吃,CRAB也能吃,隻需要離陽市民轉變觀念即可。”

“觀念哪有那麼容易轉變啊,最難轉變的就是觀念好不?”W自己就是—— 與其叫老子吃甲蟲族,老子寧可去吃翔!

“或者吃蟲,或者吃 人,沒有第三條路。”韋斯特說:“離陽隻有20幾萬人,包圍離陽的甲蟲族卻不下千萬,這是一個幾乎取之不盡的優質食源。離陽雖是東亞軍區重要的傳統農業產區,但離陽環形山內部隻有城市,沒有農田和牧場。想在蟲海圍城的情況下長期生存並抗戰,不‘以戰養戰’是不可想象的,我們必須善於利用送上門來的資源:甲蟲族。我們可以吃它們的肉、拿它們的硬質部分(如外骨骼)製造武器裝備、從它們體內榨油和提煉化學物質(如藥物)、用它們的屍體做肥料或種植食用菌類,等等。放心吧,雁同學,‘民以食為天’,在這個剛性需求麵前,市民們最終會妥協的。饑餓能讓人學會任何事情。”

“嗬嗬嗬,”W皮笑肉不笑,“老師您夠狠。但是甲蟲族體內好多毒液、酸液、黏液、臭液啥的吧,比河豚還危險啊,我還是想問‘怎麼吃’。”

“這個由書院來想辦法。我可以保證,一定能讓全城軍民吃上安全放心的綠色蟲肉。”

“韋斯特老師大能!韋斯特老師萬歲!”W心裏其實都快哭了。到時候要吃你們吃吧,老子我可是堅決不吃、餓死也不吃、打死也不吃!老子得預先給自己找條退路:“……不過,光逮著甲蟲族吃也太乏味了吧?老師能不能想轍幫大家調劑下口味?剛才您說了能用甲蟲族的屍體養蘑菇,還有別的沒?”

“可以養殖食用昆蟲。昆蟲的蛋白質轉化率(把植物蛋白質轉化為動物蛋白質的效率)是所有動物中最高的,生產效益居肉類之冠。給你幾個數據作對比:產出1公斤人 肉,要消耗的飼料是2~8公斤,具體數值取決於你飼養的肉 人品種—— 牛種肉 人一般6~7公斤,豬種肉 人大約3~4公斤,雞種肉 人最省,隻用2公斤左右。與之相比,養昆蟲所需的飼料比雞種肉 人還要少,甚至隻喂青草就行。從健康角度講,昆蟲是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優質肉食。從環保角度講,養殖食用昆蟲所產生的有害氣體遠低於飼養家禽家畜—— 甲烷比家畜少10倍,一氧化二氮少300倍,氨氣就更少了。按我的計劃,食用昆蟲將是戰時離陽的主要肉食來源,甚至將會是戰後CRAB世界的主食……”

尼瑪還是蟲子啊!?“……呃,除了甲蟲族和昆蟲,還有別的選擇沒?書院農學院還養著那麼多人類……”

“遠遠不夠。”

“那……有沒有不是蟲子的選項?”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