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 陸城之戰 51(1 / 2)

“不算遠,”W解釋道,“這就是甲蟲族和CRAB麵臨的處境。無論甲蟲族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無論它們把天文望遠鏡拿去搞什麼名堂,CRAB都無法跟它們達成和平或和解。甲蟲族殺了太多CRAB,現在也一直在殺;無論它們是出於何種理由,哪怕這理由天經地義無可辯駁,它們對CRAB所做的一切畢竟無異於種族滅絕,任何理由都改變不了這一事實。無論最初的起因是什麼,這場戰爭都已經變成兩個物種你死我活的較量了;想製止它們對CRAB的屠殺,唯有結結實實重創它們、徹徹底底打殘它們、打得它們再也無力威脅我們,別無他法。我敢打賭,就算有朝一日CRAB和甲蟲族做到了相互理解,戰爭依然不會結束。”

“雁先生想多了。我又不是聖母。”許恬婌沒看他:“我想知道‘它們在想什麼’不是為了跟它們和解。對敵人寬容就是對同胞殘忍。我隻是想了解它們,從而找到打敗它們的辦法。”

“……”

你還別說,W剛才真心以為許恬婌犯了聖母病,雖說“它們在想什麼”這個問題原本是他自己提出來的。

在這個資源有限的渺小星球上,CRAB與甲蟲族真能和平共存嗎?生物學上有個“高斯競爭排斥原理”,簡單概括之,就是說“一個生態位隻能容納一個物種”。換句話說,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內,生態位的數量不能小於物種的數量,否則兩個以上不同的物種不可能共存,最終結局必然是其中一個或一些物種被滅掉。想打敗高斯原理?不好意思,能做到這一點的隻有微生物、浮遊生物這類極其簡單的小家夥—— 正是因為它們太簡單了,有效突變率非常之高,突變速度很容易超過競爭排斥速度、使得一個生態位可以被很多攜帶不同突變的“物種”占據。簡單生物這麼玩可以,CRAB和甲蟲族等大型複雜生物根本沒戲。

說白了吧,以W的眼睛看來,CRAB和甲蟲族當前的態勢就是場零和博弈,無論是“過去的勝負和未來無關”的無反饋,還是“越勝越強”的正反饋,其中一方遲早都要滅掉另一方。除非天降奇跡、雙方達成“越勝越弱”的負反饋—— 對,越勝越弱,你覺得像CRAB和甲蟲族這樣的生物有這種可能嗎?

“待會兒你到韋斯特那兒去一趟,”許恬婌吩咐道,“他早上給我發了封郵件,說是發現了一些東西。你幫我去看看。”

“遵命。”W一抱拳。

許恬婌看看他:“無人機和衛星都沒發現蟲海的跡象,興許它們真被你那一招嚇破膽了。看這樣子,它們要發動規模攻勢還得點兒功夫,在那之前我們還有時間加強離陽的防禦能力。”

“那敢情好。不過妹妹,咱們的戰略是不是有問題?”W鬥膽提意見:“軍方有沒有估算過全球的蟲巢數量?蟲巢應該是甲蟲族的命根子吧?就像一條條流水線,源源不斷地生蟲子,咱們殺一個、它們生十個,這樣下去豈不沒完沒了?難道咱們就一直幹坐在這兒,等著它們暴兵來打咱們?進攻是最好的防禦,曆史上哪有過死守不攻最後打贏戰爭的?”

“你是想……攻打蟲巢?”

“釜底抽薪啊!確定蟲巢位置,一發千萬噸級鑽地核彈進去,不怕它們不老實!”

許恬婌“想了想”(引號沒加錯,真的)說:“誰知道蟲巢內部的材質和結構怎樣?又沒人進去過。隻要炸不死繁殖蟲,任何核攻擊都是白費勁。就好比炸魚,你隻知道池塘最深處有一條大魚,卻不知道池塘有多深、淤泥有多厚、水草有多茂盛;你盲目地朝水裏丟雷管,結果水麵漂了一層小魚苗,最想要的那條大魚卻不見蹤影。我們對甲蟲族‘知之甚少’,對甲蟲族的巢穴則是‘一無所知’,想評估攻擊效果都無從著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