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應泰揮手斥退了宗琛,看著少年一臉誠摯,搖頭苦笑著說:“少將軍,遼,東,敗,了”,一字一頓,似重千斤。
“……”
汪節本欲再說什麼,但一張嘴間他突然想明白了袁應泰這話的意思,經曆了慘重的失敗後,袁應泰終於看清了形勢,遼東,明軍再無作為。
但他還是不想就這麼放棄,“袁大人,我們還能聚起幾萬潰兵來,廣寧城堅,前有西平堡為依仗,隔有遼河,後又有大小淩河等多處城堡為援”,汪節不再說什麼恢複遼東的勝算,而是將存有的條件給說了出來。他此刻就像一個賭徒,廣寧城就是他最後的賭注,能吸引到袁應泰這個大莊家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期待中的話語沒有從耳邊響起,袁應泰慘怛的看了看湧到廣順門前的建虜大軍,並且人數還在激增著,沒有回複汪節。
反攻而出的明軍已經被打了回來,依靠著搭建的陣營做著最後的掙紮。這些潰兵已經沒有了畏懼,一個個殺紅了眼睛。前麵的袍澤倒下了,後麵的揮刀而上,後麵的也到了,再後麵的補上,憑著一口氣也要撕下建虜的一層皮來。這不是戰爭,而是一場殺戮,在大隊建虜騎兵的攻擊下,明軍根本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抗,雄壯的健馬撞到一個又一個的明軍,將軀體踏成一堆血肉。鮮血流開了,像殘陽裏盛開的花朵,一簇簇紅的耀眼。最後花朵謝了,花片散開,聚成了一片,又變成了一汪湖泊,裏麵沉著一個個曾經鮮活的麵孔,有胖有瘦,有的鼻梁矮,有的眼睛很大,亮閃閃的。
從北城撤下來的巡按禦史張銓也聚了過來,在親兵的攙扶下到了袁應泰身前,然後緩緩站直了身子。
“袁經略”
袁應泰撫著張銓的肩膀,“宇衡(張銓的字),你沒有守城的責任,跟隨汪將軍退往遼西吧,有機會再殺回來”
張銓笑了笑,顯得很愜意,他向京城方向抱拳拱了拱,“我是大明的巡按禦史,在外監軍,代天子巡狩,雖無守城責,但也不能墮了皇上的顏麵。再說,我要在遼陽城裏看著我大明勁旅踏回這遼東”
袁應泰歎了一聲,也不再勸,為國殉職,誰也不能奪其誌。
站在一邊的汪節好像突然明白了袁應泰為何不退往遼西,也許袁應泰知道退往遼西可能還有再戰的機會,袁應泰也知道憑借著自己在朝廷裏的賢名皇上可能也不會因為丟了遼沈二城而斬了他,不給其戴罪立功的機會。但他還是選擇了留在遼陽城裏,舍生取義,以死來明誌全節。
汪節覺得自己卑微了下來,沒有了先前的理直氣壯,沒有了屬於他的驕傲,他用力壓製住自己想留下來戰死的衝動,大踏步的下了城牆。
沒有向迎上來的張四鳴解釋為什麼不再勸說袁應泰,為什麼沒有硬將袁應泰帶下來。
拉過大宛馬,翻身跨了上去,抓起銀槍引著眾人毅然的向建虜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