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要事優先(1 / 2)

在企業中,最受歡迎的員工往往是這樣一些人:麵對較大的工作壓力或較多的工作任務時,他們總是能夠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並根據自己的核心能力在最快的時間內盡可能的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務,以便下一工作的順利進行。雖然有的時候,由於工作任務較多,他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工作全部完成,但是,他們總是能夠在每一時間將最最重要的工作首先完成,並做到盡善盡美。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過於努力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那他就不可能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在企業中,那些不受歡迎的員工往往是那些凡事拖延的人,但並非所有的拖延者都是不負責任、懶散工作的人,相反,在拖延者中,有著相當一部分的員工工作非常勤懇。他們之所以拖延,是因為他們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他們經常弄不清自己該去做什麼,時而做做這,時而做做那,結果什麼都沒做成,什麼都沒做好。由於他們分辨不出一件事情倒底重要與否,所以每碰到一件事情,他們都會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最終的結果是,他們總是有著太多的事情要做,但卻沒有辦法去完成。這就是導致他們拖延的原因。

工作需要章法,對待工作要看輕重緩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隻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到條理清晰、盡善盡美。所以,對待工作的首要原則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在企業中,工作效率最高的人往往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於衷”,卻對那些較重要的事情“情有獨衷”的人。

理查斯·舒瓦普是伯利恒鋼鐵公司的總裁,和所有的老板一樣,他也在為自己和公司的低效率而憂慮。經過朋友介紹,他找到了效率專家艾維·李尋求幫助,希望他能夠幫助他尋求一一套嶄新的思維方法,以使他和他的員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工作任務。

明白了他的來意,艾維·李不無把握地說:“好!我現在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提高一倍效率的最佳方法。”

“首先,把你明天必須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記錄下來,按它們的重要程度編上號碼。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依次類推。明天早上一上班,你首先從第一項工作做起,並一直將它完成。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對待第二項工作、第三項工作……直到你下班為止。這樣的話,就算你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完成了第一項工作,也沒關係,因為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另外,你還要堅持下去,我說的是每一天。當你對這種工作方法的價值深信不疑後,叫你的員工也這樣做。這套方法你願意試用多久就試用多久,如果你覺得滿意,可以給我寄張支票,並填上你認為合適的數字。”

“我現在就感覺非常滿意。”舒瓦普認為這個思維方式很好,他立即就填了一張兩萬五千美元的支票給艾維·李。回到公司後,舒瓦普將艾維·李教給他的方法傳達給了公司的每個員工,並訂立了嚴格的獎罰製度。五年後,伯利恒鋼鐵公司從一個鮮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而成為最大的不需要外援的鋼鐵生產企業。舒瓦普常對朋友們說:“我和整個團隊堅持揀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認為這是我的公司多年來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

要事優先的觀念如此重要,但卻常常被我們遺忘。這也是很多人雖然工作勤奮但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為此,我們必須讓這個重要的觀念成為一種工作習慣,每當一項新工作開始時,我們首先應該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什麼是我們應該花最大精力去重點做的事情。

另外,在工作中除了必須了解工作任務的輕重緩急,還應該把握以下兩點。

●“巴萊多原則”的奧秘

19世紀末,意大利經濟學家及社會學家巴萊多提出:在任何一組東西當中,最重要的通常隻占其中的一小部分。這就是著名的“巴萊多原則。”

根據巴萊多原則,在一家公司,通常是20%的高績效的員工完成80%的工作。也許你會感到難以置信,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在一家公司的銷售部,通常是20%的員工帶來80%的訂單:在開會時,通常是20%的人提出80%的意見。並且,幾乎所有的精英都一致地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就在於他們通常將自己80%的精力放在最最重要的任務上,而最最重要的任務其實也隻占工作的20%左右。

Tip:收藏+分享最受企業歡迎的12種人,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