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歸皇梁江梨自十歲起,便隨父親來到北墨軍中,父親江知照乃移墨國鎮國大將軍,常年鎮守北墨。移墨國曆史不長不短,曆經八代君王一百六十多年,越發繁榮昌盛,不似周邊國家改朝換代隻在朝夕之間,這雖與曆代君王的治國脫不了關係,更大原因卻是在於一條貫穿移墨國的長河,長河水流湍急,遠看呈墨黑色,捧到手中卻又是清澈無比,故稱遺墨河。
移墨國曆史記載,一百六十多年前,開國君王楚墨打下這萬裏江山,於楓華殿中接受百官朝拜,采用開國國師方重道薦與的國名移墨,取“移前人之墨,潑萬裏山河”之意。而這墨字又與國君名諱相照,有“山河相照,國定邦安”之寓。而遺墨河又將移墨國一分為二,呈南北相對之勢,移墨以北稱北墨,以南則稱南墨。由南攻北不易,由北取南亦難,是以一百六十多年,移墨國始終南北一統,不曾分合。而江梨則隨父親鎮守北墨,五年有餘,北疆時有外敵來犯,尤以胡虜為甚,南墨則有棲華軍駐守,相對於北疆胡虜,南疆外寇不足為患,所以現任國君楚覺便隻派了驍騎將軍趙寰駐守,即便如此,也頗有大材小用之意。
移墨國都城皇梁坐落於遺墨河之北,鳳凰山之南,山清水秀,繁榮無雙。而江梨此去北墨軍中一走五年,皇梁城已不是記憶中當初的模樣。移墨一百六十九年,江梨將滿十五,雖說將軍府並不將她放於家中學刺繡女紅,而是帶到軍營裏舞刀弄槍,可這女兒家該有的及笄大禮還是不能少,於是在將軍府老夫人的連番催促與將軍夫人幾次哭訴下,鎮國大將軍江知照在向君王請旨後不得不攜女歸皇梁。
移墨一百六十九年春,鎮國大將軍班師回朝,無數皇梁百姓於城門迎接,萬人空巷,鮮花載道,將軍府風頭一時無兩。就在大將軍回朝三天後,將為愛女舉辦及笄大禮的消息霎時傳遍移墨,多少官場好友一時紛紛自請拜帖,聽說就連一向與將軍府不對付的靖王府也要來湊上個熱鬧,這全與皇帝早朝時頒布的嘉獎令休戚相關。上書雲,將軍府嫡女江梨,自小離家,隨父鎮守邊疆有功,曾夜襲胡虜,以三百人之力破敵三千,揚我國威,實乃巾幗英雄,今勝利歸朝,即行及笄禮,即此,特加封為昭覺小將軍,盼爾此後不綴,護我國安。
當日回朝,將軍府門口已是人滿為患,一半為了瞻仰大將軍風采,而另一半,自是為了一顧那傳說中隨父出征五年的巾幗,將軍府小姐江梨。而江梨自是不知道還有這層原因的,隻道是父親這麼受百姓敬仰,心裏十分的為父親高興,打仗有多苦,她跟著父親五年最清楚,而所有父親做的這些,為君王,更為的是百姓。如今看來,是最值得不過的。當然,江梨一身戎裝跟在父親身後的隨將隊伍裏,揣著一睹風姿念頭的百姓當日未能遂願。
將軍府門外,一左一右兩尊高大獅子石像,而府門上懸掛著的鎮國將軍府牌匾,更是當今君王親賜,無不昭示著將軍府無上的尊榮。待進到府內,迎麵而來的一眾婦人一擁而上,紛紛拉著她問長問短,這摸摸那摸摸,生怕她掉了塊肉似的。唯有三妹昭月隻怯怯的拉了她的手,並不能與她說上半句話。最後還是老夫人摒開眾人,拉著她往後堂而去。
五年未歸,家中模樣變化甚大,庭院開闊,正院裏一院梨花正競相綻放,一眼望去滿眼的白,仆人進出有序,並不駐足觀望,可見母親打理府中事務應是得心應手。
待到後堂,清淨不少,江梨才出聲問老夫人這些年身子可還好,老夫人五年未見孫女,自是眉開眼笑,拉著上瞅下瞅,感歎時光催人老,一眨眼孫女都這麼大了,看老夫人避而不答,一個勁兒隻顧著瞧孫女:“來來來,讓奶奶好好瞧瞧,怎麼沒長肉,反而不見小時候肉嘟嘟的樣子了,你父親在軍中可是沒讓你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