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這次來京參加《財富》論壇的哪位美國巨子,起的中國名字叫:莊孟哲。意思是喜歡中國的莊子、孟子和哲學。樓永興說他讀書是雜糧型的。南瓜,白薯,芋頭?
這位當年的物理教師,相信物質不滅一一知識的積累和閱曆的積累。度假村每天早上大門一開,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的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進來了。有拿個手機在大堂裏哇哇亂叫的暴發戶,也有副總理、大名人。開業一年了,他在最短的時間裏增長了最多的閱曆。他說在大酒店最能與國際接軌。
這座度假村,是夏威夷雙41公司在中國設計的第一個項目。項目成功後,到2004年底,在做中國的項目,一下就有了29個。
而千島湖的開元,是第一家。我說當初讓你籌建這座酒店,你不擔心嗎?他說,人的一生,這種機遇不是很多的。我看到開元度假村的一份菜單。封麵上寫著:秀色丁(感覺)。這裏最具盛名的一道大餐是:千島湖的秀色。
樓永興的家鄉,也在與國際接軌。家鄉都蓋起帶車庫的小樓。車主們或許都在笑樓永興那輛老別克一從前,有一輛別克車,在千島湖算最好的,不認識的人都租來當婚車!
樓永興的女兒,17歲了,暑假要去英國作一次學英語的旅遊。畢竟她是生活在這個時代吃米飯長大的!樓永興笑。
蕭山經濟:無中生有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綠色奧運那幾個字,好像幾棵種子似的投進杭州蕭山3個苗農的心裏。他們便抽枝發芽地飛往北京,像春的使者那樣去吸收綠色的信息。
2003年春節一過,北京人民大會堂廳裏,已經春意盈盈。在蕭山苗木推介會上,那3位苗農為奧委會的綠化,贈送200萬元的花車,為日後奧運會冠軍們種植樹木的冠軍嶺,贈送150萬元的苗木。
會上一位北京人對一位蕭山人說:蕭山人真聰明。我們正在討論奧運經濟,蕭山農民已經在運作了。蕭山農民果然運作到了奧運會的苗木項目。機會永遠是為有準備的人準備的。蕭山人在北京已經建了5個苗木基地。
不僅僅在北京。全國各地除了兩個省,都有蕭山農民的苗木基地。
一共多少畝?我問。
200萬畝。不到200萬畝。200多萬畝。我同時聽到幾個不同的聲音。
一個蕭山人說:數字是動態的。蕭山的經濟一直在發展的。蕭山本來自己都沒多少耕地。上個世紀60年代,圍墾海塗,用泥土挑出了55萬畝地。所有的人都住草棚,牆也是用竹子夾著草築成。用茅草蓋成的草棚已屬上乘,次一等的是稻草棚。這些草棚的業主,有當地人,也有蕭山周邊生存環境太差而移到這邊來的,沒有退路,一無所有。或者今天有了草棚,明天一個大潮打來,草棚肢眼沒了,一切又得重來。業主門連哀歎茅屋為大潮所破的工夫都沒有。
隻有不停地勞動,才能生存。蕭山人如是說。直到改革開放,業主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才開始釋放。於是才痛苦地看到蕭山人均耕地少,沒有資源,沒有資金,沒有市場,沒有技術。他們去上海請技術人員用周末時間來指導。到國企尋求機會為人家做點零件,或者給國企買菜拖地希望撥點原料,地板拖到第7天,廠方說地板不要拖了,把原料拖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