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家豪和孫曉娜通話的時候,嶽南縣縣委會議室裏是煙霧繚繞,燈火通明。
今天是1994年縣委召開的最後一次常委會。
對於這次常委會縣裏的領導們都格外的重視,因為這次常委會有個涉及到人事安排的議題。在官場上人事問題從來都是大事,是令人重點關注的,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做為一名常委領導自身的實際利益,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證明自己在嶽南縣政治格局上能否擁有一席之地。
由於是年前的最後一次常委會,所以會議的內容比較多。會議從下午三點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個小時,之所以會議超過了預定的時間,主要是因為卡在了最後一個議題上,就是這次常委會最為讓人關注的議題——人事調整。
這次嶽南縣各級領導幹部提拔和調動的密度有些大,從副科級到正科級,副縣級總的有10多個位置,像這樣大密度的提拔和調動在嶽南縣尚屬首次。
這麼大的人事變動,如果說事先沒有一點風透出去的話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在這次常委會召開之前,就有小道消息稱這是王惠民要調走的征兆,要不是王惠民要被調離,怎麼會這樣大密度的提拔和調整幹部呢?
對於這些民間的流言,王惠民也有所耳聞。作為嶽南縣的一把手,不可能也不會花精力去追查這些流言的起點。
這次人事上的提拔和調整是經過王惠民深思熟慮後才開始實施的。
因為半個月前,在市裏參加一個會議後王惠民被市委書記馬天明一個電話叫到了辦公室。
和馬天明的談話時間很短,但是內容卻讓王惠民激動不已!市裏已經做出決定,將在元旦假期過後將孫愛民調離嶽南縣,同時馬天明也毫不留情麵的將王惠民狠狠批評了一番,希望王惠民借助這次機會回去把嶽南縣的經濟工作好好的抓一抓。
市裏的幾位主要領導對嶽南縣在經濟發展上速度緩慢而造成的不滿在宜洲官場高層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甚至有段時間官場上都在紛紛傳言自己或者孫愛民在明年的兩會結束後將有一人要調離嶽南縣,沒想到當初自己認為是無稽之談的傳言瞬間變成了現實。
隻是讓王惠民感到有些吃驚的是,這次市裏在嶽南縣人事調動上的決心。要知道孫愛民可是正縣級的縣長而不像一般的部門一把手,動動嘴,說調動就調動的。如果不是馬天明和趙長洲之間在意見上達成了一致,恐怕孫愛民的調離不會這麼快吧?
至於是什麼原因讓馬天明和趙長洲達成了一致,王惠民沒有心思去考慮。混到像王惠民這樣級別的領導幹部,對於官場的那套早就看得透透的。在官場上永遠都是利益至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終生的盟友,有的隻是最終的利益。
回到了縣裏後,王惠民就認真的思考起來。既然市裏動了孫愛民,那麼自己暫時就不會動,還要繼續的在嶽南縣工作下去,所以接下來自己應該要有所動作了。
雖然是以經濟發展遲緩的理由將孫愛民調離,但是嶽南縣的經濟發展一直沒有起色做為縣委書記的自己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嗎?要知道,自己才是嶽南縣真正的一把手,隻要關係到嶽南縣的任何榮辱成敗都和自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所以說,那天馬天明很是嚴厲的批評了自己,是對的。
這兩年多的時間,自己太過於隱忍了,太過於將班子團結穩定看得過重,以至於導致和忽略了經濟發展,看來下步自己的工作重點必須要放在經濟建設上了。
要想做事,手下就必須有一班人,不要說全縣所有的縣直機關或鄉鎮的主要一把手都是自己的人,最起碼幾個核心部門的主要一把手必須要是自己的心腹。
所以,王惠民決定在年底之前動一動縣裏的人事,在新來的縣長沒有上任之前將一些關鍵部門換上自己的人。
平心而論,王惠民不是個權欲很重的領導,但是在嶽南縣這兩年多的工作經曆讓他內心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一個想要真心做事的領導幹部,必須要掌控權利,而且是絕對的權利......
......(鏡頭拉回常委會現場。)
王惠民點了一支煙環顧了一下整個會場,冷眼看著武裝部長李敬東和宣傳部長桂南盛在那喋喋不休的爭論,甚至大有動手之意,王惠民的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
這次人事調整和變動涉及到的位置有10多個,但是王惠民想拿下的位置隻有三個:進常委的副縣長名額(副縣級),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正科級)、縣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正科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