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能把槍分解成幾十個零件,不過格洛克這種外國自動手槍他沒接觸過,也沒有專門的工具,不敢貿然下手。洗淨組裝好後他又把玩一陣子,才拿起鑿子對準密碼鎖的縫隙,掄起錘子狠狠敲擊。密碼鎖裝飾的可能性較大些,幾錘下去它不堪一擊啪嗒一下斷開了。他掀開箱蓋,箱子裏裝的東西讓人莫名其妙。
一塊錦緞包裹的長方形石板,斑斕猶若古銅的顏色,看起來已有些年頭,雨後沙灘般的紋理,記載著那被漫長歲月侵蝕出的痕跡。阿龍懷疑它大有來頭,如果僅僅是一塊石板,不可能值得桑納等人興師動眾,還在警方到達時拚命仍到河裏銷贓。我和阿龍調侃了一番後,兩人合力將石板翻過來,一行結構整齊的楔形文字映入我們的眼簾,右下角還有一個已模糊不清的落款。這一行字剛勁有力卻又柔媚和塵,即使我們這兩個外行人,也知道寫這一行字之人也並非碌碌無為之輩。
關鍵這一行字不像英文字母,看似非洲土著民族的象形文字,又像羅馬文,總之令我們這兩個隊考古一竅不通的門外漢直搖頭。阿龍找來一張白紙按照石板上的筆畫謄抄到紙中,打亂順序後拍了幾張照片傳到國內一個古玩論壇上向人請教。一抹淡淡的幽香鑽入我們的鼻孔中。
這種淡香擁有自己的行進路線,並不隨空氣散開,我們坐在那裏時可以聞見,可換個地方,那股淡香便消失無影無蹤。有些像熟悉的人參甘香,仔細一聞卻又不像。溫和淡雅的味道令人神清氣爽。
遁著香味,我們發現它來自那塊長方形石板。湊近跟前香氣陡然濃厚起來,讓人如同置身雲騰霧繞的佛寺大殿中,寧靜幽然。我曾經看過有關香石的資料,這種產於我國陝西漢中地區深山密林之中的石頭,在天氣幹燥情況下,可以散發出類似巧克力的香味,久經不衰,受到玉石收藏家們的喜愛。
可石板上散發出的是草藥的甘香,繞梁不絕。這是納納提議使用昌龍號自帶的礦物探測係統查看一番。阿龍一拍額頭,用錘子輕輕在邊緣敲下略比米粒大點兒的碎片,讓他拿去用儀器分析。分析結果很快出來了,這東西既跟石頭有關,也跟石頭無關。它是沉香木的一種,學名叫奇楠沉,比重比水大,入水既沉。而且這塊沉香木,在水中經過多年的浸泡,和二氧化矽產生化學反映,木材中的一部分細胞被轉化為石英和蛋白石,所以變的似木非木,似石非石。
這時候,阿龍發在古玩論壇的帖子已有不少人回複,其中最有價值的帖子,是五樓一位名叫劍俠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