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暗度陳倉(2 / 2)

小是小了點,奈何阿龍手裏頭銀子有限,隻能買這種不入流的造船廠。不過憑借鐵鈦合金這種開掛的船用鋼,他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將造船廠擴大成那種動輒數萬和數十萬噸建造能力的大型重工廠。阿龍開著捷豹溜出船埠,又繞道汽車裝飾美容的地方,買了兩張牌照貼紙,將牌照中間的八掩蓋成零。這麼做主要是避免桑納的報複,畢竟那晚捷豹就停在旁邊,難保牌照不被他們記下來。

造船廠比阿龍想象中的要大些,也比他想象中的荒蕪些。這座船廠始建於三年前,占地約十畝,四周都是光禿禿的海灘不說,方圓五公裏內隻有一家最大建造規模在三萬噸的中大型造船廠相伴。

船廠老板克拉告訴阿龍,他跟附近的造船廠老板拉米是鐵哥們,當年一起在北洋艦隊的導彈驅逐艦上服役。退伍後兩人一起打拚十來年,才打拚到今天這番田地。

如今的造船工業雖然占據全世界四十多的份額,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造船廠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兩極分化極為嚴重。大廠訂單排到爆棚,眾多技術含量低的小廠隻能搶到一些修理漁船的活兒。

以前拉米接到活兒時,經常把附屬設施承包給克拉,既能照顧老戰友,還能更快的完成訂單。現在拉米也己麵臨無人下單的窘境,克拉便琢磨著將船廠賣掉,再買艘遠洋散裝貨船去跑大西洋航線。占地十畝的造船廠連帶十五名造船工人,克拉開價三千五六百萬。

這個價格阿龍覺得蠻公道的,其它的不算;光是那兩台龍門吊就值不少錢。當然在他這個造船廠中也就這兩台龍門吊最有價值。為了防止自己因為不懂行,被人蒙騙還沾沾自喜。阿龍特意花錢請一名核算師過來幫忙核算成本。專業人士核算大半天,告訴他三千六百萬這個價格沒啥水分,最多隻能壓個幾十萬。

“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心疼萬分的阿龍這樣安慰自己。辦理轉讓文件時,阿龍造船廠更名成海神重工,掛在公司旗下。當阿龍將這個名字報出來時,工作人不停地翻白眼加鄙夷。一個總資產還沒四千萬的小作坊,也好意思說重工?

這些後麵帶重工倆字的霸主,一旦垮塌,影響的已不是錢和就業率問題,而是一個國家的工業根基。沒了他們,那依靠無數堅實壁壘支撐的國之大廈,就會缺失,就會晃動,就會變得不再那麼固若金湯。

阿龍對工作人員的鄙夷無動於衷,他敢拿重工當後綴,自然是結合前因後果得出的自信。隨著昌龍號等級越來越高,別說做國之大廈的一角,用重工業基礎打造個超級推土機,將所有國之大廈推倒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