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4年~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利用(流通)量發展比較(1 / 2)

2004年~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利用(流通)量發展比較

調查報告

作者:劉清傑

摘要:文章以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的權威數據為準,對2004年~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利用(流通)量指標值從總量和發展速度兩個方麵進行比較。

關鍵詞:檔案館、圖書館、利用(流通)量、總量、發展速度、比較

文章以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為準,以利用(流通)量為指標,對2004年~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統計數據從總量和發展速度(環比發展速度、定基發展速度、平均發展速度)兩個方麵進行比較分析。

1相關概念、指標界定及數據來源

⑴文中的檔案館僅指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不包括國家專門檔案館、部門檔案館、企業檔案館、文化事業單位檔案館、科技文化事業單位檔案館。

⑵文中的圖書館僅指公共圖書館。不包括少兒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企業圖書館、文化事業單位圖書館、科技文化事業單位圖書館。

⑶相關比較項目以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涉及檔案館與圖書館的已有對應性可比統計指標項為準。沒有直接對應的指標項,由作者根據已有可比指標項擬訂,擬訂方法在文中給予說明。

2總量比較

以下是使用數據對檔案館與圖書館利用(流通)量進行的對比情況。

⑴2004年~2012年,檔案館利用(流通)量與圖書館利用(流通)量2004年基期差為41152萬卷、萬件、萬冊次,基期差亦為最小年度差;2012年最大年度差為81380萬卷、萬件、萬冊次。比較期內,平均年度差為56026萬卷、萬件、萬冊次。檔案館利用(流通)量一直小於圖書館利用(流通)量,其利用(流通)量處於圖書館利用(流通)量的1.77%~2.51%區間,平均為2.17%。檔案館利用(流通)量與圖書館利用(流通)量有著十分懸殊的差距,遠遠低於圖書館利用(流通)量。

⑵2004年~2012年,檔案館和圖書館利用(流通)量總體均呈增加趨勢。比較期內,檔案館利用(流通)量增幅為80.29%,圖書館利用(流通)量增幅為97.42%。圖書館利用(流通)量增幅高於檔案館利用(流通)量增幅17.13%。

⑶2004年~2012年,檔案館利用(流通)量年度最大增幅為34.38%,最小增幅為-6.21%,增幅極差為40.59%,平均增幅為8.16%;圖書館利用(流通)量年度最大增幅為17.92%,最小增幅為-0.76%,增幅極差為18.68%,平均增幅為9.05%。檔案館利用(流通)量波動超過圖書館利用(流通)量的波動;檔案館利用(流通)量平均年度增速低於圖書館利用(流通)量平均年度增速0.89%。

依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的判斷:檔案館的利用(流通)量雖仍遠低於圖書館,差距懸殊並擴大,但趨勢已由降轉漲,由波動轉為平穩。

2004年~2012年,檔案館利用(流通)量一直遠低於圖書館利用(流通)量,兩者差距懸殊。雖然檔案館和圖書館利用(流通)量總體均呈增加趨勢,但比較期內,圖書館利用(流通)量增幅高於檔案館利用(流通)量的增幅。檔案館利用(流通)量平均年度增速低於圖書館利用(流通)量平均年度增速,(流通)量差距在不斷擴大。

這一判斷與1991年~2005年“檔案館查(借)閱總量與圖書館查(借)閱總量總體上相差2個數量級。檔案館查(借)閱總量呈小幅下降趨勢,圖書館查(借)閱總量總體呈較大幅度增加趨勢。檔案館查(借)閱量波動幅度超過圖書館查(借)閱量的波動幅度。”[1]相比,發生了兩點變化。一是檔案館利用(流通)量由小幅下降趨勢轉為增加趨勢,二是檔案館利用(流通)量由波動轉為平穩增長。這種轉變,與檔案館藏結構的改變直接相關,2008年起全國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均開始接收“民生”檔案,進而使檔案利用(流通)量止降轉增。

因此,我們認為2004年以來,檔案館與圖書館在利用(流通)總量比上雖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但在發展趨勢上已經發生轉變。隨著檔案館接收範圍的擴大,館藏結構的優化,這種變化還將得以持續。

需要說明,本文圖書館利用(流通)量計算式:“圖書館利用(流通)(萬冊次)=(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冊次/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人次)×公共圖書館圖書流通人次”並不完整。因為“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冊次/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人次”隻是人均外借文獻數,不是人均文獻流通數。人均文獻流通數應當是“人均外借文獻數”與“人均館內借閱文獻數”之和。式中缺少了“館內借閱文獻數”和“館內借閱文獻人數”。因此,完整的圖書館利用(流通)量計算式應當是“圖書館利用(流通)(萬冊次)=[(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冊次/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人次)+(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館內借閱冊次/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館內借閱人次)]×公共圖書館圖書流通人次”。由於統計數據中沒有“館內借閱文獻數”和“館內借閱文獻人數”指標項,我們無法計算出“人均館內借閱文獻數”。但可以肯定的是,文中圖書館利用(流通)量計算式計算出的值要低於實際利用(流通)量。因此,檔案館利用(流通)量較之圖書館利用(流通)量的差距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