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最好的激勵,學會善待下屬,擁有豁達、寬容的胸懷才是成功領導者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原文”
與物窮者,物入焉;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無親,無親者盡人。
(《莊子·庚桑楚》)
“釋文”
以寬闊的胸懷對待萬物,就能容納萬物;心胸不暢則會與萬物格格不入,甚至連自身都不能相容,怎麼能容他人!不能寬容待人的人,就會沒有朋友;沒有朋友的人,就是被人所拋棄的人。
《道德經》曰:“上德若穀。”其意是說,有道德的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其心胸就如同空穀一般可以寬容一切。
作為一個領導,首先要具備豁達、開放、包容的胸襟,而後事業才能有成。俗語說:“有多大肚量成多大事”。心胸狹窄、不懂得寬容的人,是成不了氣候的。
春秋時期,楚王請了很多臣子來喝酒吃飯,席間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燭光搖曳。同時,楚王還命令兩位他最寵愛的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各位臣子敬酒。
忽然一陣狂風刮來,吹滅了所有的蠟燭,四下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員乘機揩油,摸了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斷了他的帽帶,匆匆回到座位上並在楚王耳邊悄聲說:“剛才有人乘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你趕快叫人點起蠟燭來,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誰了。”
楚王聽了,連忙命令手下先不要點燃蠟燭,卻大聲向各位臣子說:“我今天晚上,一定要與各位一醉方休,來,大家都把帽子脫了痛快飲一場。”
眾人都沒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後來楚王攻打鄭國,有一位勇將獨自率領幾百人,為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通鄭國的首都,而此人就是當年揩許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於他,而發誓畢生孝忠於楚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寬容不僅是給別人機會,更是為自己創造機會。作為領導者,該如何對待下屬的過錯呢?正確批評,令其改過絕對必要,但另一條原則是絕對不可揪住下屬的過錯不放,而應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讓其放下包袱,在以後的工作中有好的表現。
日本鬆下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因經營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進,被譽為“經營之神。”
後騰清一原是三洋公司的副董事長,他慕名而來,投奔到鬆下公司,擔任廠長。他本想大有作為,不料,由於他的失誤,一場大火把工廠燒成一片廢墟,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後騰清一十分惶恐,認為這樣一來,不但廠長的職位保不住了,還很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這輩子就完了。因為他知道鬆下是不會姑息部下的過錯的,有時為了一件小事也會發火。但這一次讓後騰清一感到欣慰的是,鬆下連問也沒問,在接到報告後,隻對他說了四個字:好好幹吧!
鬆下的做法深深地感動了後騰,由於這次火災發生後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他心懷愧疚,對鬆下更加忠心,並以加倍的工作來回報鬆下,後來他為公司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那個工廠。
鬆下並不是姑息部下的錯誤,而是用自己的寬容之舉激勵部下勇於彌補過失,為公司作出更大的貢獻。此時的寬容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領導藝術。
寬容是最好的激勵,學會善待下屬,擁有豁達、寬容的胸懷才是成功領導者必需走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