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寧福林武被賜婚 別院密會(1 / 2)

寧福看著眼前的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此時,新任內宮都太監梁文年笑眯眯的捧著一道聖旨,從轎輿上走下來,身後的太監還捧著兩道聖旨。梁文年先向寧福行禮道:“奴才恭請長公主金安。”寧福被他搞得莫名其妙,可也不能在眾人麵前失了皇家的體統,隻好說:“免禮,平身。”梁文年起來後,一整衣衫,打開聖旨清了清嗓子,念到:“聖旨下。”然後一拖長聲,寧福和林武並文心她們都立刻跪下,然後聽到梁文年繼續念到:“奉天承運,皇帝召曰。寧福長公主真至孝也,柔敏端莊,著策為寧國大長公主,封號獻穆。欽此。”寧福說道:“寧福接旨,謝皇上隆恩。”隨後就站起來了,梁文年將這道聖旨雙手捧給寧福後,接著又從另一個太監手裏接過另一道聖旨,繼續念到:“聖旨下,衛國將軍林武接旨。”因為是武將,所以林武立刻改成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說道:“臣接旨。”梁文年念到:“衛國將軍林武,忠心至誠,勇冠三軍,領兵有方,平息童貫叛亂,有大功於江山社稷,著封平京郡王,世襲罔替,領京畿守衛事,加樞密院副使。欽此。”林武說道:“臣林武領旨謝恩。”梁文年笑著把聖旨交到林武手裏,寧福聽完聖旨後很高興,她是真的為林武感到高興,她一直覺得以林武的才能絕對不止隻當一個禁軍隊長。林武起來後,兩人相視一笑,這一幕正好被梁文年看見,他笑著搖了搖頭,然後接過另一道聖旨說道:“聖旨下,林家接旨。”林武又立刻雙膝跪地,隻聽梁文年念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平京郡王林武真英才也,朕感其忠義,特賜婚獻穆寧國大長公主,平京郡王加駙馬督尉。”梁文年說完後笑嘻嘻的看著林武,林武此刻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愣的跪在那裏。寧福更是沒有想到賜婚會這麼快,她一時之間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因為公主賜婚的時候是不能有皇族以外的人在場的,而且自賜婚之日到成親,她和林武是絕對不能見麵的。林武轉過頭來幸福的看了寧福一眼,然後大聲說道:“臣領旨謝恩!”語氣裏顯然都是激動,驚喜。

林武起來後,林家人才陸陸續續的起來。寧福不經意的一看,卻看到了一個年輕女子在黯然神傷,長的也很清秀。但是林武馬上就走了過來,寧福也就沒有放在心上,轉過身去對林武說:“武哥哥,我先回去啦,不過我很快就會來找你的。”林武一直目送寧福離開後才轉過身來,就在這一刹那,他突然看見了那個女子,眉頭一皺然後就去和家人說話了。林家人顯然是有些受寵若驚,尤其是林武的爺爺,榮國公林展衡。林老爺子是當朝八公當中唯一一個還健在的,雖然已經年逾八十,頭發胡子花白,卻還十分有精神頭。在這個對林家像是過節的日子裏,老人笑得合不攏嘴。卻還不忘威嚴的把孫子叫過來訓誡幾句:“武兒,眼下你不僅立功,而且還即將要娶兩代天子的掌上明珠,也算是位極人臣了。你一定千萬記住,咱們林家滿門忠烈,一向對大宋忠心耿耿,你可萬萬不要步蔡京、童貫的後塵,一旦大權在握就胡作非為。”林武認真的聽完祖父的訓導後說:“孫兒謹記祖父教誨,不敢背棄忠義二字。”老人聽到林武這樣說,才放心的點了點頭,回去了。

寧福走出林府,突然覺得心裏有點不舒服,她抬眼看了看巍峨的近在咫尺的皇宮,突然產生了一種抵觸的情緒----或許是因為在那個陰謀疊加血雨腥風的地方,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她親手葬送了那個天真的自己。寧福在文心的攙扶下坐進車裏,馬夫就向皇宮走去,她想起來她已經是有丈夫的人了,不禁冷笑幾聲。寧福像觸電一樣的想起了那日和訛魯觀的相遇,就這麼笑出聲來,而後才發現自己又要向那個殺人不見血的地方走去,瞬間整個人好痛苦。寧福掀開簾子對著文心說:“不回宮了,去別院!”文心奇怪的看了寧福一眼,回道:“公主,這天都這麼晚了,咱們又沒有幾個人,這個時候出城怕是不安全啊。”寧福麵無表情的說:“去別院。”語氣很明顯的加重了不少,文心便不敢再多言,隻是吩咐馬夫:“去別院。”寧福放下簾子,一下子就癱倒在車裏,她似乎是感覺到了她的臉上掛著兩行淚珠,於是就閉上眼,體會著心痛的感覺,她感覺到周身的麻木,心的抽搐。與訛魯觀相處的場景一幕幕的在她的腦海裏上演著,不間斷的重複著。可寧福也隻能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讓眼淚自由滑落。她看著訛魯觀交給她的那個玉佩,緊緊地握著,然後她覺得自己好累,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