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創富記

封麵故事

作者:魏一平

“臉萌”創始人郭列(左四)和他的“90 後”團隊

2013年1月,“一起唱”上線的第三天,尹桑和他的三個創業合夥人跑到北京去見投資人,他們有點小緊張,雖然對產品有信心,但能拿到風險投資才是對創業者最直接的肯定。為此,這四個“90後”小夥早早就起床,穿好西裝,打好領帶。投資人財大氣粗,看完尹桑精心準備的PPT後,扔過來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幾個年輕人支持抗日嗎?”當時,中日兩國針對釣魚島問題正鬧得不可開交。尹桑蒙了,心裏犯嘀咕:“這跟我的項目有什麼關係?”

第二個問題更是讓尹桑摸不著頭腦:“你知道比爾·蓋茨的父母是誰嗎?”尹桑當然不知道,直到後來百度看到蓋茨的父母均是美國商界精英,他才反應過來,對方的意思是想說:“你以為比爾·蓋茨是窮小子白手起家嗎?他是富二代,靠父母才獲得了機會。父母會支持你們創業嗎?”想到這些,尹桑就有些哭笑不得:“投資人不知道,我們四個合夥人,父母的身價加起來過千億了啊。”

這是尹桑第一次在國內見投資人,很沮喪,同時又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回到酒店,脫下西裝,解下領帶,衝了個澡,換上一套牛仔褲T恤衫,又獨自一個人出門,去見另外一個約好的投資人——IDG的合夥人李豐。

當時,李豐正在北京雙井附近開會,他打電話讓尹桑直接去會場見他。這是兩個人第一次見麵,但尹桑知道IDG在中國互聯網風投界的鼎鼎大名,經過上午的打擊,他反而有些如釋重負了。兩個人就在會場外的走廊裏碰麵,李豐煙癮不小,點上一根煙,問尹桑:“你這個‘一起唱’是想幹嗎?”尹桑開始講,沒有PPT(幻燈片),沒有商業計劃書,這根煙抽完的時候,李豐開口了:“你要多少?我投!”或許又覺得這樣說有點唐突,李豐又補充:“當然,你不累的話也可以再看看。”尹桑其實沒有太驚訝,他開了500萬元的要求,告訴李豐:“不看了,專心做企業,還有很多事要做。”

一根煙的工夫,500萬元的天使投資到手。李豐的解釋是:“一個CEO(首席執行官)能想清楚自己幹嗎是很不容易的,要是能講出來就更不容易,而尹桑已經想得很清楚,並且在10分鍾之內講清楚了。”此後,IDG又追投了兩輪。之後,李豐在很短的時間內投資了10個“90後”的創業項目,一般在決定之前,他都會征求一下尹桑的看法。雖然李豐本人並不常去KTV唱歌,也不懂為什麼“90後”那麼喜歡彈幕,但這並不妨礙他出手投資他們。“最主流的消費者一定會創造最多的創業機會,前些年,網民以‘80後’為主,網購、視頻、信息是他們的主要需求;現在的移動互聯的主流用戶變成了‘90後’,市場就會跟著他們的需求走。”

全新KTV 互動娛樂服務“一起唱”創始人尹桑

此輪移動互聯創業大潮至少依托於三個背景因素:一是基礎設施的完善,比如寬帶、Wi-Fi與智能手機的普及;二是新的算法與數據結構,使得大量依托於大數據技術的新服務成為可能;三是開放的手機平台,催生了豐富的應用APP(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滴滴打車”的程維說現在是創業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好是因為技術迭代飛快,不再完全由巨頭壟斷,年輕人進入的門檻低;但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人們的基本需求已經在上一輪互聯網創業中瓜分殆盡了,剩下的比如金融、交通等等,都是未完全放開的“深水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這是尹桑在采訪中多次提及的一句話。以他為代表的“90後”一代,更年輕、更個性、更簡單,關鍵是,也更富創造力。見證了幾代企業家的查立對他們有更形象的觀察:“‘60後’喜歡談政治,當救世主,善於放下身段出奇兵;‘70後’到‘85前’一代,多是理工科出身,開始懂外語,喜歡做‘山寨’產品;‘85後’和‘90後’,從小就是在互聯網環境中長大的,視野更全球化,生活更自我,金錢不再是主要的追求目標,他們更想要的是獨立個性和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