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APEC“主場外交”成果多
11月11日下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閉幕。21個經濟體領袖到齊。在北京APEC會議周期間,中國在“主場外交”中取得的一係列豐碩成果,讓人印象深刻。
中美商務簽證延伸至十年
11月11日,習近平與奧巴馬在中南海見麵。在此前已經達成的安排中,兩國同意把學生簽證有效期最長延長至5年,商業旅遊簽證延長到10年。在CEO峰會演講時,奧巴馬重複兩遍“美國歡迎一個崛起、繁榮、和平與穩定的中國”,“21世紀經濟增長、創造就業不再是零和遊戲,一個國家的繁榮無需以犧牲另一個國家為代價,這能說明APEC經濟體之間的關係,也足以說明中美關係。”美國白宮官員將奧巴馬此次訪問定位成“曆史性事件”,把中美雙邊關係提升至新水平。法國《解放報》評論稱,去年中美貿易和中國投資為美國經濟貢獻210億美元,提供美國就業機會逾10萬個,奧巴馬希望放鬆簽證管製能讓這些數據加倍。
中韓自貿區完成實質性談判
11月10日,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樸槿惠在人民大會堂見麵,共同確認中韓自貿區協定完成實質性談判。此外,中韓還達成關於互免持外交、公務護照人員簽證的協定。據悉,中韓自貿區成立後,對中國的普通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便利就是從此不再需要遠赴韓國就可以以最優惠的價格買到韓國的人參、化妝品等暢銷商品。韓國《朝鮮日報》在一篇文章中稱:“如果中韓自貿區協定生效,韓國對中國出口產品中有91%商品將在20年內撤消關稅。其規模達到1417億美元,相當於去年韓國對中國出口總額的85%。”
中日破冰達成四點共識
11月10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應約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這是兩國領導人兩年來第一次直接會談。而在11月7日,國務委員楊潔篪在釣魚台國賓館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穀內正太郎進行了會談。雙方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四點原則共識。四項共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方首度承認中日兩國圍繞釣魚島問題存在爭議。此前,日本方麵一直都主張,在釣魚島問題上不存在任何主權爭議。
“亞太自貿區”進程啟動
“亞太自貿區”進程的啟動以及區域內“互聯互通”的加強,是此次APEC會議上最亮眼、惠及範圍最廣的成果。
11日下午,習近平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決定啟動和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批準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習近平表示,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決定,標誌著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的正式啟動,體現了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