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產殲-31首秀意味著什麼(1 / 1)

國產殲-31首秀意味著什麼

珠海航展上,中國首款公開展示的第四代戰機殲-31,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殲-31是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的最新一代雙發中型殲-31隱形戰鬥機,代號“鶻鷹”。該機綜合集成各種新技術,采用雙發布局,世界領先的兩側DSI進氣道。

就氣動設計來說,殲-31完全是基於隱形需求而設計,采用目前比較成熟的隱形飛機設計思路,加上精細的設計和細致的加工,其隱身效果完全可以與美國F-35媲美,可以滿足大部分作戰需求。全向矢量噴口,使其具備了高機動能力和適用於航母甲板的短距起降能力。靈活的設計,便捷的接口,強大的信息組網能力,保證了其較強的通用性能。據推測該機可以與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也可發展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強大的機動能力,優異的超音速巡航和良好的隱身性能,確保該機能夠協助重型轟炸機執行作戰任務,潛入敵後摧毀高價值目標,與非隱身戰機形成搭配合理的攻擊梯隊,較好地執行特殊作戰任務。

殲-31的成功亮相,標誌中國本土戰機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一直以來,發動機技術基礎相對薄弱,成為製約中國航空科技發展的瓶頸。殲-31采用配套的國產發動機,不僅利於擺脫發動機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麵,消除了某些隱患,且對於我國實現大、中、小推力發動機領域整個產業鏈的躍升與突破意義非凡,對推動中國本土軍事技術創新,具有較大的牽引作用。

殲-31有可能在五年之內實現量產,到時中國本土戰機與俄式裝備將會實現合理的搭配比例,對於中國在飛機製造領域實現獨立自主,確保自身戰略安全作用不容小覷。殲-31如果成功搭載航母應用於海上,將會使中國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對完善我國航母作戰體係,加快形成航母體係作戰能力,促進我國艦載機配套技術快發發展意義重大。公開展示第四代隱身戰機,體現了我國發展軍力的透明,展現了我國對航空工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