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情操:給自己魅力(1)(1 / 3)

創業對個人就是一種鍛造。經營者既不能生存在真空中,也不會有神仙來助,靠的是各方麵積累。大凡經營者都具有感召他人的能力,這讓自己充滿征服他人的力量。其中,情操決定自己在社會中的重要形象,需要不斷進行提升。經營是人生最重要的戰場,取勝的關鍵在於如何塑造自我,尤其個人情操方麵。

奉獻自己

一個經營者,為了創造社會價值,必須不斷付出,可以講活得最累。從這個角度來看,其思想境界要高。特別在創業開始時期,成敗全在一個人手中,為了成功,更須奉獻一切。

這話乍聽起來,似乎有點勉強。我們總是講,經營的成功依靠團隊,一個老板再能幹,沒有上上下下的拚搏,是很難做起來的。而且,創業者縱有天大本事,讓他一人唱“獨角戲,”也不可能搞出大腳本。如此講來,一個經營者要想事業有為必須不斷奉獻,這句話似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

事實上,這完全合乎邏輯,因為這裏麵存在相輔相成的因果關係。創業者需要上下一心去拚搏,這是一點都不錯的。可是,他人怎樣才能跟創業者一條心?怎樣才能為創業者拚命工作?這就全看創業者如何表現了。如果創業者沒有奉獻精神,自然不能讓上下心悅誠服、產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哪有人會為他的企業真正賣命去幹呢!

所以,企業上下能不能為公司竭盡心力地工作,肯不肯把創業者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全看創業者的奉獻精神如何而定。換言之,創業者的奉獻自己是“因”,上下一心努力拚搏是“果”,沒有好老板,哪來好員工?

再就創業者“得道多助”來說,每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社會的支持。然而,社會的支持是怎麼來的?一是企業生產為社會做出了奉獻、一是創業者本人經常為社會進行奉獻。不管這些奉獻如何,都要靠創業者具有奉獻精神才會產生出來的。如果創業者沒有奉獻精神,這個企業會有人支持嗎?如果創業者損人利己,這個企業能不完蛋嗎?

因此,企業內部協調一致,企業外部左右逢源,固然是決定企業成敗的主要因素,但其關鍵卻決定在創業者奉獻的精神。如果他自私自利,狹隘無知,既沒有遠大的眼光,也沒有起碼的良知和社會公德,這種企業垮台是誰也幫不上什麼忙的。

所以,企業成敗的關鍵決定於創業者奉獻自己這一點上,決不能推卸到他人頭上。企業內部不合作奉獻,是創業者奉獻自己的以身作則的精神未貫徹好;企業外部不支持企業,是創業者對社會奉獻方麵工作做得不夠。一旦企業垮了,創業者除了怪自己從前太私心了,一點也不能怪別的。

而且,創業者要想具備“權力意誌”更需要具有奉獻自己的精神。權力意誌,常常是成功者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切的秘密法寶。許多偉大領導人的權力是奪取的,而不是贈與的,這就是尼采所說的“權力意誌”。對創業者來說,這是在其他人對某個領域感到害怕或沒有把握時機搶占該領域權力的能力。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把這種能力稱為人類天生而本能的追求卓越的欲望中的“自我實現因素”。具有這種潛能的創業者往往富於進取心,具有普羅米修斯式的勇於奉獻精神。他純粹通過個人意誌,承擔起其他人所放棄的責任,從而創造他自己的權力,或許,這是經營者獲取控製權的秘密武器。

這裏有一個典型例子。史蒂文·喬布斯在蘋果公司的最初幾年沒有頭銜,他和沃茲尼亞克都是創業者。但是,史蒂文·喬布斯通過他的權力意誌,卻成了蘋果公司中最有權力的人。由於史蒂文·喬布斯對個人電腦的巨大潛力極富有洞察力,所以他更有拚搏和奉獻的精神,人們很快選擇了史蒂文·喬布斯作為“舵手”。關於這一點,可以從蘋果公司職員的一番話中得到啟迪。蘋果公司前新聞廣告員裏吉斯·麥肯納說:“我不否認,斯蒂芬·沃茲尼亞克設計了一種出色的機器,但如果沒有史蒂文·喬布斯,這種機器至今仍會躺在隻有業餘電腦迷光顧的材料商店中。沃茲尼亞克與一個狂熱分子合作是幸運的。”確實,蘋果電腦公司在喬布斯手下創建兩年就進入了全球500強,美國青年紛紛以喬布斯作為偶像學習,誰能否認那些後起之秀不是從喬布斯那裏得到了力量呢?

1880年,當銀行家和華爾街不願為愛迪生所發明的照明燈泡的生產提供資金時,“要麼建立工廠要麼徹底完蛋”成了愛迪生的口號。他提供了所需資金的90%,因為“華爾街看不到其為一門未經試驗的新行業提供資金的明確道路”,愛迪生不得不以一個發明家的身份親自投身於製造業。這些工廠就是聞名遐邇的通用電氣公司的前身,該公司是美國第一家公用事業公司,當時其他人都對這種前途未卜的投資表示冷漠或感到可笑。愛迪生不這樣,憑借自己的奉獻精神,他做了一生最大的冒險活動。他的哲學“你得冒險製造你的產品,否則你就不能活著看到你的產品興旺發達”,這句話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創業者投身入創辦企業的奉獻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