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當年拆散徐庶和洛月,也僅僅是因為當時的徐庶隻是個江湖草莽,出於一個父親的角度,他認為一個連自己的安全都無法保證的人,又怎麼能捍衛自己的妻子呢?
這便是‘民本’儒家嗎?他們有操守,知改進,善駁言......
能得到這樣的盟友,對於劉協來說絕對是一件喜事,在他的設想中,若是未來全麵改革儒家,那是不是對國家會有很大好處呢?
而對於燕離來說,麵前的這個年輕人總會時不時的冒出一些奇思妙想,什麼未來的大改革,六部製之類的新名詞一個接著一個,倒也著實讓他擴充了不少眼界,內心之中對於這位擁有著‘浩然儒心’的小天子倒也是報了極大的期待。
相談甚歡間,時間過去的極快,這時隻見那四年沒有踏出靜心殿的洛月,被徐庶牽著來到俯霄雲殿內。
看著這位老者,在這四年間憑空多出的滿頭銀發,洛月心中最後的一絲埋怨也被徹底的擊碎了。
眼淚再也止不住的滑落,難過與痛心,充斥著洛月的心裏,隻是,她終是不悔......
“師傅......我......”
“好了,傻孩子,別說了......”
一家人冰釋前嫌,終於和好如初,看的劉協也是一陣欣慰。
最後當得知劉協的真實身份以及此行能夠如此順利的見到洛月,全是靠的劉協的推薦之功時,徐庶當即向劉協深深行了一禮,所謂大恩不言謝,此情,被他記到了心中。
看著一臉幸福的洛月,此時的劉協語氣淡淡,充滿了揶揄:
“哎呀,剛才是誰說不可能的呀......”
一番調侃樂的眾人大笑不已,羞的洛月滿臉通紅跺腳不已......
隨後劉協也向徐庶發出了招攬之意,訴說了自己的遠大誌向以及他未來準嶽父燕離的決定,當如此多的條件加在一起,徐庶微微一思索,便也就答應了劉協的邀請。
隻是徐庶表示暫時還不能與之效全力的決定讓劉協深深不解:
“元直,為何暫時不能與我一同呢?”
“我得回潁川一趟,並且,順便叫月兒介紹給他們認識......”
在徐庶的解釋下,劉協猛地一拍腦門:差點忘了這家夥是個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了,為了自己母親舍棄了劉備,孤身入曹營的事可是家喻戶曉啊......
看樣子自己得什麼時候派人將徐庶母親給接過來,萬一哪天曹操那招又使到自己頭上,那樂子就大了,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弄了一個謀士啊......
正巧自己的計劃中有著去荊州一行,那麼這樣一來,和徐庶他們倒也是正好一路。
於是劉協便將自己謀奪河內的計劃與燕離等人商量了一番,隨後徐庶表示,可以陪著劉協一起打下河內之後再一道前往荊州。
待眾人議定之後,已是深夜了,收獲頗豐的劉協便心滿意足的打道回府了......
至於三層的文比,其實在徐庶上來的那一瞬間便失去了意義,據說最後是張揚之子張韶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當他被告知冠軍獎勵隻是謠傳之後,自然是沮喪萬分,隻是無巧不成書,張韶臨走之時卻看見了與洛月並肩的徐庶,陰霾瞬間布滿了張韶的臉上......
“給我等著,我得不到的,也沒人能夠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