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聽到上麵賊人的挑釁下定決心抬起一石二鬥的硬弓就要張弓放箭,他自信這樣的箭支是可以透過床板殺傷對手的,因為平時的箭靶就是床板當材料做的。
母親楊秋霞見狀急忙製止了張海,哀求似的低聲道:“海兒,我們忍過這一次吧!”
張海的心中有些淒然,楊秋霞做為經常拋頭露麵的張林妻子,也是有一定武藝和底子的人,可為了自己不受到一絲一毫的風險竟然如此忍氣吞聲。
無奈的張海隻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在地道出口前貓著養精蓄銳,似是放棄了主動找事兒的打算似的,父母這似乎才安下心來。
一縷陽光透過蟲子洞般的小孔照了近來,外麵的天似乎已經亮了。地道的出口位於張宅門前幾十仗外旁的小丘陵衝著前門的位置,地道口沒有被徹底挖開以圖隱蔽,但透過那蟲子洞可以清楚的看到遠處的一些情況。
三十名匪徒並沒有真的打算在那裏常住,也似乎給了些麵子沒有像之前嘍嘍們威脅的話語那樣放火燒宅。但看到那裏賊人們連臉也不蒙,光明正大的抬著數條扁擔談笑風生般從正門裏往外走的的樣子張海的決心俞發的堅定起來:“一定要給他們個教訓不可!大不了下輩子換個人家重生!”
張林製止了張海挖開地道口的衝動,直到那些匪徒們走過小丘陵才親自動手挖開地道出口親自走在前麵出去探風。
張氏一家人走出地道口的時候,匪徒們完成了搶劫已經走過去一段距離了。
早已下定了決心的張海為了避免父母家人的阻攔悄悄向一旁移動了數步,見到最近一個賊人已經走出近百步的距離的時候鼓足了力量拉開一石二鬥弓瞄向遠處的對手。
目光的焦距適當偏向箭頭,遠處不時回頭似是嘲笑般的敵人麵孔變的模糊了。
傳統弓沒有現代弓的瞄準裝置,因為覺得距離較遠,箭頭的延長線比平時打靶稍微高了越幾人的距離。
不再猶豫,不到一兩重的白木輕箭在相當於一百幾十磅力量的作用下伴隨著並不算大的弓弦聲飛了出去。
斷後觀望的匪徒們早就警惕的注視著後麵的威脅,但看到是一個孩子摸樣的人張弓搭箭又是這麼遠的距離的時候卻有些不以為意。可沒有想到箭支竟然以強弩一般看不清中段身影的速度在百步的距離上依然箭道近似平直般的掠過群匪頭頂。
張海向敵人射出的第一箭不知是因為距離過遠還是興奮和緊張射高了,卻引起了群匪們的注意。
那一箭的威力雖然著實讓匪徒中的不少人震驚,但看到遠處不過寥寥四五個人而已,還有女人和小孩,群匪還是叫罵著鼓起勢氣回頭衝了過來。
常和大戶打交道,這些人並非沒有是沒有經曆過仗陣的。十來個持有短弓的新手在後麵於遠處以四五鬥的獵弓放箭拋射以掩護前麵進二十個人衝鋒。一般來說,哪怕是微弱的拋射威脅也會讓對方的弓弩手實戰效能大打折扣。而在這種人數規模不大的散兵戰中所謂“百兵之首”的弓箭效能其實被近一步降低了。
父母張林楊秋霞此時也不得不與對方翻臉,張弓迎擊對手的反擊,可在實戰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壓力還有對方拋射箭支的幹擾下兩支箭先後走空。而張萬勇和柳香射出的箭則是差的甚遠,連迫使對方做下意識的躲避動作都沒有做到。
張海第二次張開弓搭好箭的時候對手已經衝到了六十步左右的距離,並且其中不少人也已經開始張弓搭箭準備做直射掩護。中上水平的人這個距離在實戰中若是射人牆般的隊列還好說,對於零零散散圍攏過來的匪徒卻很難一擊命中。
可天資加上數年來的苦練,還有轉世的張海因為看穿了人生與死亡而大大增加的膽量終於沒有白費,在這個距離上竟然發揮出了靶場般的精度。一石二鬥弓射出的初速甚高幾乎無影般難以躲避的輕箭如同強弩一般中了衝在最前麵一名身材魁梧的匪徒的腹部。
因為這人是衝在最前麵的人,他中箭並箭頭從身後冒出的情況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原本氣勢洶洶從遠處衝過來的群匪勢頭為之一頓。衝在最前麵放箭做掩護的炮灰匆匆把箭射出之後,就迅速向後閃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