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連環拳銃(1 / 2)

兵力多達上千的敵人在逼近圍牆後很快就把張宅團團包圍起來,冰雹般的石塊從四麵八方落入並不算大的院內各個角落裏砸的碎石橫飛,似乎發泄著承受弓箭之下三十餘人傷亡的憤怒。

還有不少點燃的煙球扔進院子裏,可燃物雖然無法將磚石防火泥外層的張家主宅點燃卻將院子裏弄的煙霧繚繞甚至從門窗的縫隙裏透進屋子。

“出來吧!也省得我們費事!”不少聲音似乎信心十足的叫嚷到。

慌忙中的張家人卻根本沒有功夫予以回應

從圍牆防線上撤下來剛剛躲進主宅屋子裏的張海及孩子們還有張林粱秋霞等人還有沒有將氣喘勻就偶有石塊越過圍牆透過窗戶砸了進來。

趁著賊眾還沒有大規模的登牆的機會,眾人趕緊通過天窗上遞下來的軟梯蹬上天花板之上的屋頂隔層。負傷的人也被用竹框拉了上去。

“火銃的火繩都點燃並準備好了嗎?”見到打算投入戰鬥的近二十名工匠師傅們在圍牆戰鬥之前就撤到了房頂隔層上,張海問道。

“早就準備好了。”負責領頭的郭師傅回答道。

近一年以來,張宅的工匠們開始嚐試著用張海說的辦法利用模具卷製和鍛打火器。可是因為對於鍛造火器沒有經驗基礎,按照西方的火槍製法卷製鍛打出來的火器不是比鑽孔還費人工就是經常在卷製聯結的地方鍛焊不牢,裝不了多少火藥發射就開裂。

無奈之下,張海決定搞微型臼炮式的火銃。將火銃的口徑擴大到一寸,外殼的厚度需求削弱到一分左右。並且不再要求近一米長的長管而是采用不到一尺五寸的短鐵管。這樣的“手上臼”發射近六兩約二百克左右鉛彈的時候,鉛彈的初速根本不像火槍,而像是箭速良好一些的輕箭一樣了,張海為這種武器起了個名字叫連環拳銃。

這種武器大概隻有約三斤重左右的樣子,作戰的時候一個人可以攜帶六到八支裝好彈丸也做好發射準備的拳銃在短時間內進行接連不斷的開火應對在危急情況下衝過來的敵人。對峙的時候也可以如尋常火銃那樣有步驟的添裝射擊,大大拓展了傳統火槍兵的效能。

這樣,盡管射方式還是比鳥槍都落後的杠杆帶短火繩的扳機,卻可以在將來對抗盾甲炮齊全的正規軍的時候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遠可如精銳投石兵或弓箭一樣拋射覆蓋,近可直射敵騎,對付東方大多數單兵防護裝具水準的敵兵都可以構成“不流血的死亡或重傷”。

而且這種短管大口徑拳銃在卷製鍛造上要比一般長管正常口徑槍管容易的多。二十多名工匠在十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打造了一百餘支拳銃。

拳銃後坐力卻不小,幾乎能和張林當年曾經見過海外流進來的某些大號鐵炮一樣了。張海的幾個徒弟試用的時候差點被推了個跟頭,為了讓這些孩子們有效使用這些後坐力不小的手上臼炮,不少拳銃都帶了短短的倒勾狀單支架,用於插在地上或掛在工事上進行開火。

此時四十架短梯從四麵八方搭上了牆頭,先是伸出牆頭的刀斧迅速砍斷了那些木簽子,然後是四十用盾牌將整個上身掩護住的人迅速的登上了短梯進行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