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神箭初成(1 / 2)

自萬曆四十六年春後金反明起兵之時起,接下來的幾年大明似乎衰運不斷。

先是大明統一中原以來似乎是前所未有的薩爾滸之敗,四大總兵十餘萬明軍主力被後金各個擊破接連戰敗。然後是代替楊鎬的遼東熊廷弼支持了不到一年又趕上萬曆架崩改朝換代宮內鬥爭接連不斷。新的遼東經略袁應泰上任不到數月,在後金短暫的修養生息之後又趁機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勢中遼東局勢一發不可收拾,遼陽淪陷、關東淪陷、天下震動。

“唉,我大明二十年前還揚威於朝鮮,怎麼不過一代人就如此不堪一擊?集天下之精兵還對付不了區區一個東虜?難道靖康之變又要上演?”張海的父親張林並非士林出身,而是與士林向來不對付的江湖出身。可朝廷敗於東虜卻是包括他這樣不少平民百姓江湖人物也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這時代沒有西方概念的民族意識,華夷之防做為粗淺的概念做為經常要防秋防賊的北方之地的民眾還是多多少少有些認識的。

“海兒,娘問你!你曾經對弟子們講的那些話可是屬實?”楊秋霞趁張海回主宅一起吃飯的時候也問道。

“靖康之變的時候金國已經徹底征服了遼東諸部並且擊敗了遼軍,還能夠號令草原。那時候的大宋對朝鮮也沒有救國之恩,同現在的形勢大不一樣。如今的東虜三麵壓力之下要真正的搞定關外還需要數年的時日。”張海前世不是精研曆史的,但好歹是個資訊發達時代的普通軍事曆史愛好者,似乎不記得後金在天啟年的時候曾經大規模入關過,更別說什麼翻版靖康之變。

張海洪亮已似成人的聲音讓張林和楊秋霞都寬慰不少。

“對了,這些年因為忙練武教課的事平日裏來主宅的時候都很少,自家人倒是還沒有見識過我與弟子們的演武吧?”張海忽然想起了什麼,有些期待的問道。

如今張海已過了十五歲,身高足有這時代的一般工尺五尺六寸,折古尺八尺二寸約莫一米九的樣子。幾乎沒有多少廢肉的情況下體重也多達一百五十斤折合一百八十市斤,在青春期之後全身的健子肉也已初步長成,即便放在後世也算是體型不差的彪形大漢了。

張海清楚,一般男子在這個年紀身材已經大致成形,至成年後身高增加最多也不過幾厘米。力量至青年或許還會有些提高,但大致的水平已經定位了。

如今的哪怕是依據自己的臂長和身材加大了兩成的一石五鬥弓對於自己來說已經算是極為輕鬆,約莫兩分種的時間裏就可以把一壺箭射出去,在拋射的末端也有很大幾率破甲摧鋒。

自己究竟能不能拉開三石強弓?三石強弓在張家獨有的反曲弓型與自己的身材之下又將有何種威力呢?自幾年前以來,張家的大部分弓匠乃至那些做為幫手的學塾弟子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火器和彈藥的備製上,直到最近張海到了身材已經不會再有多大增長的年紀才讓師傅們去製作三十個力的特號強弓。

“孩子,如果覺得費力,就不要勉強自己。”張林還是有些憂慮,箭匠出身的他當年在江湖上見多了因為追求拉開強弓而左臂脫臼受傷的人。到了一定水準以上的人,肌肉力量已經不再成為開弓的主要限製,而人的左臂骨骼關節才是根本上的限製,許多注意不到這一點的人就在沒有感覺費多大力量的時候就因為脫臼而導致傷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