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初戰之威(一)(1 / 2)

三石的強弓對於張海來說也並不輕鬆,但在二百米至四百米之間的距離上拳銃進行射擊會浪費近距火力,而其他的人更是無法在這個距離上進行有威脅的射擊。

雖然威力巨大的強箭幾乎每一箭命中人牆都會在失去炮盾掩護之下的敵群中至少殺傷兩個人,哪怕是那些簡單的盔甲盾牌也無濟於事,可稀疏的火力並沒有阻擋手持長矛或是銃箭單刀的鄉勇們前進。

“趕緊向前衝鋒!磨蹭什麼!”人群之中也有躲在後麵的軍官嚴厲的嗬斥著,可當重箭從衝在最前麵的幾個人身旁掠過的時候那幾個最勇敢的人也隻能停出腳步。

畢竟隨著距離的臨近迎麵而來的“強弩”越來越準確起來,不到兩分鍾的時間裏射出的二十餘支箭有十五支準確的飛入了人群,在隻有簡單防護的敵群中竟殺傷了三十一人。那些第二次被命中的人還好些,隻不過是因為不輕的負傷喪失了前進的能力。被首中而貫穿的人鮮血沒有箭支的阻擋下更快的流了出來,很快便癱軟在地上。這些傷亡的人還大多發生在多數人可見的前麵。這使得千餘人隊伍中的幾乎每一個人都感到切身的威脅了。

正在這時,按照預定的作戰流程見到敵人展開了進攻後炮兵並沒有伴隨射擊的打算,上百具帶著支架的板條被甲大盾被立了起來。臥倒在簡易臥姿工事內的張家眾人也都做好了戰鬥準備。

“怕什麼?張家那些人裏也隻有張海一個神箭手而已!其他都是些普通孩子!我們這上千人走的越快傷亡就越小,還猶豫什麼?!”人群中的王元高聲督促道。

進攻的鄉勇們對此也多少有所耳聞,雖然做不到像第五次反圍剿時期中央軍精銳或者瑞士步兵方陣那樣學會在戰場上跑步衝鋒,但向前的速度也加快了起來。

因為距離已經逼近能看清究竟是誰在開弓放箭的距離,盡管大多數張海的關門弟子們在二百米左右的距離上實戰中麵對人牆目標也沒有必中的把握,還是隻能選擇開弓放箭了。

“開!放!”做為張海挑選出來的首席弟子四十名精銳弓手指揮的劉洪濤下令道。

雖然經過六年多時間的訓練,但此時大多數習箭弟子年紀隻有十三歲左右,實戰中使用的不過是一石力的強弓。因為身材的緣故所選弓型也非十全十美,不過相當於優等的九鬥弓而已。

而為了保障殺傷力又不能選擇太過輕的箭支,一兩六錢約60克左右的戰箭在這樣的能量之下二百米的箭道遠非如張海所射出的神箭那樣相對平直。箭的延長線幾乎要高過目標二十個左右的身位才行,超出了直射目測的範圍。

可從整個上百米正麵射來的箭群,畢竟有效的掩護了張海所在的真實位置,殺傷效果也超過原有的預期。

原本張海以為怎麼說那些衝在最前麵的人也應該配備二流鐵甲外加藤牌,而且是像《風爐與騎士》給出的介紹那樣可以防護上百焦爾的箭支的現代軟鋼水平的。可沒想到第一輪的四十餘箭就有一半命中目標,除重複命中被被盾牌中間部位乃至靠邊部位擋掉的一些箭支外竟然有十餘人在這有效射程外被弟子們的一石弓殺傷,雖然負傷的敵人並不是立即的覺察到。原來那些真正有著完善防護的敵人卻並非是衝在最前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