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勝利信心(1 / 2)

山下負責後勤的敵人沒有能想到山寨上的人竟然能用鉛彈大致範圍精準的向一裏外的目標射擊,輜重之地一片混亂,在每分鍾至少兩輪數百枚鉛彈數十人傷亡規模的打擊下開始潰散開來。

好在擁有多年邊關經驗的宣大總督還是握有一支隨時騎在馬上的預備隊,自己也在馬上。終究沒有被潰敗下的人群所衝散。

張海見狀沒有給敵人太多喘息的時機,迅速下命令全部核心弟子與少年營中不負責為學塾弟子輔助添裝的人展開反擊。

張海與眾核心弟子們全身披掛鎧甲、身背特製箭筐從寨牆的缺口處閃現出來的時候。絕大多數敵人已經喪失了以之前的聲勢正麵對敵的勇氣。

不過這邊軍之中還算是有一些勇悍些的精銳,以銃箭向從山上逼下來的張家眾人還擊,以圖收攏隊伍重新整軍。

然而在這山地之上,地形對投射兵器帶來的加成與減成還是體現出了巨大的作用。那些邊軍中的精銳射手射出的箭其實並不比用以前傳統弓的張家核心弟子遜色多少,但是當箭飛到數十米相對高度六七十步外的時候就從一石到一石二鬥的威力削減到頂多不過五六鬥甚至四五鬥,不靠盾牌的尋常鎧甲都能抵擋住其中絕大部分殺傷。

而借助山勢的張家核心弟子們用優質弓型的一石弓射出的近二百焦爾如同尋常神臂弩一樣的箭支有效射程卻可以延伸到一百五十甚至二百步遠,幾乎從山寨附近直抵山腳下。逼近到半山腰的時候箭雨的覆蓋範圍幾乎把許多逃離山口的出口都覆蓋了。

從山腰到山寨火器手以臼銃或平射或拋射,數百人每分鍾一千幾百發的彈丸火力加上張海及幾十名弟子每分鍾三四百支強箭僅僅不到五分鍾的時間又殺傷了上千名來不及撤退的敵人。

敵人的潰敗終於變為少數精幹家丁組成的預備隊也震懾不住的崩潰,不少人丟盔棄甲放棄山下的輜重馬匹潰逃起來。

雖然局麵已經十分有利,但張海終究沒有下定追殲殘敵的決心。畢竟在不打算放棄山寨的情況下能夠用於進攻的兵力太少了,麵對的對手雖然大部分人比較平庸,卻擁有一些訓練水平乃至勇敢度都不差的個別精銳。在依托地形優勢就可以獲得不小收獲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再像過去那樣冒險了。

趁著敗退出去的敵人正在收攏和整理隊伍的當口,山上的少年營戰士也分配出不少人負責下山迅速清理戰場。

張海所率領的新式隊伍不需要以割首級的方式記功,但對於那些失魂落魄的敵傷兵甚至裝死的人並沒有婦人之仁。在根本沒有足夠的場地、人手、給養來養活戰俘更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來醫治這些人的情況下送其上路順便練習近戰肉搏是現實中的最佳選擇。

對此問題隊伍上在以前也有不不少意見和爭論,但張海下定決心:就算是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多一些代價也絕不要沙子。成家年齡之上改造難度已經很大的人如非主動投降中的選擇或者見營養程度就是那種可以改造的階層,絕不貪多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