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東昌之戰(三)(1 / 2)

張海等少數幾個先登在淩晨時分突上了東昌府西牆南端的短短十數秒的時間內,漫長的城頭上乃至原本布置在西南角處的明軍官兵也醒悟過來。

沿城牆兩側遠處的各上百名比較精銳的戰兵已經集結起來。雖然西城牆方向上的敵人懾於密集橫掃過來的彈幕不僅不敢前進還被逼的連連後退,但南牆臨近西角處的封鎖火力就弱的多了。早已準備部署在這裏的精兵在短短十數秒內已經集結起百左右的兵力排成縱隊時刻準備逼近過來。

而此時在城下的弓手也開始轉移火力向著西南角至火力封鎖線的方向接連不斷的拋來幾斤重的輕型石塊。幾乎每隔十幾秒的時間就有六七枚石塊落向張海等人附近二三十米的範圍內,幸好這些石塊的截麵積比鉛彈大的多、初速更低、天色也漸漸亮了起來並不是那麼難以躲避。砸在城頭上崩起的碎石和木屑也難以威脅到全身披掛的張海等人,可從城內到西牆方向上百名弓手以每十幾秒排射過來的每輪上百支箭組成的箭雨卻讓眾人根本無法忽視了。

若是對手早有預謀,根本無需在箭頭上藏毒,就是箭頭上開個小凹口裏麵用廁所裏隨處可見的髒物塗上,都有可能帶來必須臨場自殘才有可能挽回性命的後果。

張海挽起李峰等人攜帶來的優等三石強弓以幾乎每三秒左右就是一箭、力所能及的最大射速向西城牆進攻而來的敵人放箭,同每排十人分五排輪流向自己的方向開弓放箭的敵弓手勇敢的展開了對射。

對手這些弓手雖然是為這處“火力陷阱”而專門挑選出來的人,在一百米外的距離上開射的時候箭支抵達張海身前附近卻隻剩下九十焦爾左右的能量了,這或許對繳獲來的很多鎧甲是威脅。對內襯鎖子甲、外套板條甲的張海來說:全身上下大概隻有六分之一的部位是較有威脅的,大約零點一平米左右,除了麵積不大的手和頭之外還必然包括一些甲縫之間的結合部。

這些射手在校場上或許可以達到《練兵紀實》那種這年代尋常武舉也難以做到的百分之一左右的方向精度、四成命中以上。但在實戰對射的情況下還是降低到了五十分之一左右的方向精度、三成左右的命中率。打靜靶對張海都隻有一百二十分之一的命中率,考慮到頭手等距離眼睛視線近的地方可以有效躲避,理論上一分鍾左右的接連開火才能給張海帶來嚴重威脅。

而在一分鍾的時間裏,張海射出的十八支六百焦爾以上的三兩重箭卻可以精確的射入百米外的敵群略靠腿部左右的位置上,一箭不是穿透一人再殺傷另一人就是從前麵敵人沒有鎧甲防護的小腿或頸部穿過連續殺傷三人。

那些平日裏見慣了賞錢,對這些激勵早已不十分敏感的精兵們,終究不可能有與看破來生轉世的張海進行生死無畏同歸於盡式的血拚。在重箭之下接連傷亡十數人後就喪失了繼續對抗的勇氣,不少借著屍體的掩蓋躺到在地上裝死,也有人飛身向後潰逃與刀盾手擁擠做一團,在逐漸逼近過來的箭彈之幕下徹底放棄了對抗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