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青州攻堅(一)(1 / 2)

經過種種考驗接受選訓的五千多青壯以淄川的煤礦工人占了多半。雖然煤礦工最初的總數並不占主流。類似世紀之交山西那些煤窯年百分之一左右的死亡率再加上後來的發達國家也難以完全杜絕的各種職業病外加上逃亡,這些人沒有幾個熬到三十歲以後的,大多是少年和年輕人。但即便如此,也隻有大約一千五百左右新來工作不超過五年的少年和剛剛成年不久的人還保持著尚算健康的身體。在這些人中青州城下驗兵仗表現較為突出的八百人左右被做為張家隊伍新吸納兵源的候選。

“一萬幾千青壯中最多選八百,我看戚家軍當年在義務東陽選兵也不過如此了。”見張海還是這樣苛刻,張林也笑著歎道。

張海卻一貫的一本正經的答道:“這不能相比,戚家軍並不是隻收未成年的人,有買賣和工作的大齡青年也收。即便如此也不過從兩縣的幾萬礦工農民中選拔出四千左右性格合適的。當年浙江那些沿海民眾飽受倭患之苦,不少人與倭患有血海深仇。我們要建立一支更為優秀的隊伍以達到更大的期望,以盡可能的精幹免除管理漏洞和軍閥隱患,即便在這民風淳樸的優良兵源之地也要建立更為嚴格的標準才行。我們的訓練標準管理方法雖然當年的戚家軍也無法相比,但是戚少保當年有幾年的時間,而眼下的我們沒有。”

“攻城器具和及方案準備的怎麼樣了?”張海忽然向劉洪濤問道。劉洪濤及李峰等人都沒有參加白天的驗兵輪戰,包括這些人在內的大多數核心弟子都在臨時的老營隨同李師傅及楊秋霞等人忙碌著準備攻城器具。

雖然張海說月底以前拿下青州都沒有問題,但是隊伍才剛剛擴充,尚缺乏幾百裏內的戰役情報能力是誰都知道的事。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風險與隱患,在驗兵完成之後攻城隻能盡快展開。

“這城實在是太高了,附近又沒有什麼高大的樹木。要用多段木材製造雲梯車雖然不是不可行,但是沒有數天的時間是根本無法完工的。即便完工,那也很不安全牢固,十分容易被準備充分的敵人用城牆後的投石車甚至是集群的投石索破壞。不過這一晝夜的時間上千名工匠的忙碌,雲梯倒是準備了不少。”李峰有些愁眉不展。

張海苦笑道:“那也無所謂。看來為師又要親自登城陷陣了。好在這青州城有戰鬥力的守軍不算多,這十三裏的城頭除了城門附近防備到不算很嚴密。”對此張海其實早有料想。依靠自己少見的戰鬥力親自登城陷陣當然是對方難以仿效的手法之一。而且看起來雖然有很大幾率負傷,風險卻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師傅如今已是萬人統帥,攻城怎麼可能總是依賴於師傅親身登城陷陣?尤其是這高達三丈半的城頭落到地上已經有重傷的危險了。我看還是隻能采取攻鹽山時的老辦法。”劉洪濤想了想說道。

“你是說推土攻城?這太難了。幾萬石的土方很難在一夜內於一處完工的。敵人肯定也會以類似的手段加高城牆並且破壞我們的城下作業。”李峰不知道劉洪濤這樣說。在他看來,對於擁有完備火器防禦的高大城池,唯一的破城之法也隻有城下爆破作業了。可城秒爆破作業依然麵對對方種種對抗警戒手段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