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通貨思考(1 / 2)

在對臨清進行大規模的抄掠之時,張海也畢竟不想讓隊伍有蒙古人或者英法聯軍那樣的名頭,對於在這樣的城中放火還是謹慎的,基本上隻選擇了十數戶頑抗到低的官紳之家以敬效尤。

即便在軍官培訓周期和素質上,這支部隊可以說超過了近現代軍隊的要求,又多是少年為主。但張海卻不像很多故事中的主角那樣相信自己的隊伍是聖人般的隊伍,從私吞貴重物品、到濫殺無辜、輪流強暴婦女殺人滅口等嚴重犯罪必然會有,隻是在內部的組織與監督下,出發前的訓誡下不會成為主流罷了。自己沒有時間也不太可能通過這數以萬計的人群來進行廣泛的檢舉揭發調查清楚每一名戰士。

不過思索起當年宋時金兵南下靖康數年之後,依然在後來的富平之戰中取勝,他相信這些戰士倒未必會因為紀律問題而動搖未來數年未來的戰鬥力。強敵的喪失遠遠比這類事情中的紀律更會侵蝕隊伍的戰鬥力。

“大致的情況有了底細了麼?”見到劉洪濤忙碌了一夜之後才於淩晨的時候趕了過來,張海問道。

“外麵傳言說臨清城中商民百萬,我看未必屬實。要是算上整個臨青轄區內的所有人口或許會有這個規模。我們抄沒了數百家大戶、征發了一千數百家匠人與商戶還有不少的仆從家役。斬首和處決抵抗者大概千餘人,征發人數男女老幼包括一萬多守城軍屬在內大概八萬之眾,估算城內的貧民乃至一看就是殷實人家的普通人的乞丐等等頂多十幾萬人。所查清的銀錢屬於我們的,大概白銀五十七萬兩,以宋錢為主的銅錢十一萬貫,不屬於我們完全所有的資財銀三十三萬兩,銅錢二十七萬慣;除此之外,還有查沒出價值至少白銀七萬的黃金八千多兩。

這麼多財貨著實讓劉洪濤吃驚不小,以往攻破某些縣城甚至府城的時候所獲的白銀能夠與宋錢為主的銅錢差不多或者與城中的人頭數差不多就算了不得的收獲了,而這一次“拔蘿卜”式的全麵清理竟然有這麼大的數字:“一個算不做頭等大城的臨清城竟然有近九十萬兩白銀。不知道全國各個城鎮乃至地上地下的白銀總數究竟能有多少?”

劉洪濤隻是隨便感歎的一問,但張海卻鄭重而認真的回道:“按照天帝當初大致透露於為師的許多信息:唐以前長期戰亂時代的不計,從唐宋元外加明開國至今這千年左右的時間裏,各種銀課的累計之合大概四億兩,自正德以來從南方乃至東南累計流入的東瀛、西夷等地的白銀至今約近三億兩。考慮到大半因為戰亂帶來的無主的埋藏遺失、製做金銀器乃至損耗掉,做為通貨存在於城鄉的白銀應該在三億兩左右。按照全國城鎮外加鄉裏的富戶合計三千萬人口計,平均每人口的白銀地浮通貨應該在十兩左右。這些通貨的分配當然是極不平均的,大部分掌握在京師開封蘇杭南京廣州等地的一線官紳及其附庸手中,我們抄掠的臨清可以算是平均線上的繁華市鎮,按照城內大概二十萬左右的人口推斷:這裏的白銀通貨總計應該在百萬兩左右。”

“這麼說還有大量的通貨財物被我們漏掉了?”劉洪濤更為驚訝的問。

“常言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從某種意義上說要搶時間的我們某種意義上更類似於‘匪’,在僅僅一兩日的時間內能有這樣的收獲就已經是值得欣慰的了,也就是這樣移根式的抄掠或許才有這樣比例的收獲。”

“那海內所存有的黃金大概多少?”劉洪濤又饒有興趣的問道。

“太過遙遠的時代因為長期戰亂已經損失巨大或因自然摩損遺失已不必計算,但黃金的儲藏性畢竟比白銀強上許多,僅至現在來說:天下海內海外世界各地的做為通貨的黃金累計當在折合八億兩左右。我們華夏並不是盛產金銀銅等通貨的大國,就連合格的鐵礦也稀少,黃金產量猜測最多不過世界的十分之一。但這千年以來做為通貨的黃金也應該超過現今各種銅錢的總流通價值,估測在八九千萬兩的價值。”

“可我們收繳的黃金僅為白銀總值的不到十分之一,連金銀價之比都及不上,這太不尋常了。”劉洪濤開始有些懷疑,其實張海也有些懷疑必然是個別弟子私吞了不少。從曆史上看:於上層來說,腐敗的最大危害是對組織的不忠,是容易被敵人侵蝕和利用,但在任務繁重的當下:也隻能以一些簡單的方式展開有限的清查了。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