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揚州攻堅(一)(1 / 2)

居住在揚州外城的居民有不少,但是因為城門在大軍駐紮後早就開始封閉起來,城頭上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構工。就連頭腦活絡一些的城中底層遊民也知道這是大戰來臨前的征兆。同很多平時閑的緊愛看熱鬧的北方農人不同。風聞外地遠道而來的強賊要來臨,沒有多少居住在城外的民眾再趕逗留。數以十萬計的民眾或渡江向南逃去,或向周邊的鄉下親戚那裏套去。少數有門路的也走不得城門,隻得被屈尊被竹籃調上城頭。

此時勢力財力都有所擴充的張家新軍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幾乎是在黑暗中行軍打仗,能夠排除的偵察情報人員多達百餘人,能夠使用的資財乃至各路投靠交往的人也有不少。對於揚州城防的一些大致情況,從不少出過工的力役那裏還是了解到一些大致情況。

“城內的人口我們不清楚,可就算不計郊區外聞風逃逸的那些人,推入城內的人口以麵積和大致人口密度狀況估算,也當在五十萬以上。五十萬以上的人口不計壯婦等非戰鬥潛力人員,僅僅是青壯就能有十萬支重。如果加上各地退入雲集在城內的大軍,那麼敵人可供使用的兵力就是二十萬之重。精銳程度可能比我們當初在青州城外遇到的那些敵人還要差,但在充足財力下的守城決心並不能低估。這樣兵力的敵人守衛在二十幾裏的外城城頭之上,幾乎每一個垛口都能有至少三名敵人輪流職守了,這是我們以前遇到的那些城池攻堅戰沒有遇到的。也就是說我們不論選擇拿一段做為突破,都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輕易的趁城頭敵人防備薄弱而建立鞏固的登城地點,並排的雲梯板也有可能遭到敵人城後拋石武器的破懷,登城之戰必然是要付出一定傷亡的消耗戰。”弟子們雖然對情況大多有所了解,但張海在戰前會的時候為了避免各連排官兵的輕敵情緒還是這樣傳達道。

“按照以前的原則,我們直攻距離最近的北城外的牆角麼?”有做為連長的弟子問道。

李峰有些憂慮的說:“這是最大的問題,這揚州城因為地域廣大並不像很多北方府城那樣有城角的弱點可以利用。並且聽說為了鞏固城頭之前的日子裏城外不少的樹木都被砍伐了,還有不少房屋的棟梁都被征集,在城頭每隔近百步左右就有一處磚泥和大型木梁構建的堡壘。按我們以前攻城的經驗,我懷疑近百個堡壘應該是炮壘。按照城內敵人的規模和一般編成推算,應該有大小多人銃炮前餘門。而且也懷疑這些炮壘裏有不少像我們一樣儲藏起來用於連續攻擊的火器。”

不過說到這裏,包括張海在內的不少人也多少有了些把握。很多時候攻城時遭遇到的傷亡就是因為不清楚敵人的布防對策。有了大致的了解,以現在隊伍上的條件製訂相應的火力準備計劃就不困難了。

很顯然:任何單兵火器包括重臼銃在內都很難對那些城頭炮壘構成威脅,就連青銅炮以低裝藥拋射的方式發射的九斤彈也不行。裝藥太多射程太遠精度無法保證,而裝藥太少威力則不足。唯一能夠有效對付那些炮壘的就是能夠發射上重達兩石左右巨型石彈的二十四門重型臼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