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百姓中很早就有南北京的說法,張家新軍中也時常這樣稱呼,這至少比應天、順天之類更不容易引起歧義或者給人以這座城市是很不重要的府城一般。
力量有很大發展的張海等人所統帥的隊伍自從青州決戰後就再也不像以往一樣如同黑暗中潛行的流寇一般作戰了。早在丹徒登陸之前就派了不少人以為數不多的馬匹前往南京等地偵察。
新朝軍隊中很多人原本世代都是習慣了風氣保守的北方農業時代社會的人,大一些的市鎮也很少見到過。但自從出武安之後連克東昌、濟南、青州讓不少人大開眼界,雖然張海並不覺得如何,但在不少戰士們的眼中那些山東運河沿線的大城之繁華卻是以前原本難以想象的。
揚州之戰則是第一次麵對幾十萬人口規模和擁有幾十裏城牆的“一線城市”,不僅僅是富裕,不少平民百姓都如同隊伍裏的老兵一樣識字知史也是讓戰士們頗為驚訝的。
幸好身為張海弟子的連排群及以上軍官們都是自幼接受張海言傳身教的人,才沒有覺得這些如何希奇。沒有給隊伍上的政治工作帶來太多的問題。
而南京給人的印象則是完全超出這時代哪怕不少鄉裏讀書人城市的概念,從外麵來查探,這南京外城雖然並不算高大,但是竟然讓分頭偵察的人上午出發日落之後才在指定地點的江麵附近彙合。平均每個人都數出了十來座城門,核實的時候才明確是十八座包括柵欄門、江東門、大馴象門、小馴象門、大安德門、小安德門、鳳台門、夾崗門、上方門、高橋門、滄波門、麒麟門、仙鶴門、姚坊門、觀音門、佛寧門、上元門、外金川門。
“這麼多城門、這麼漫長而底矮的城牆,簡直就是為攻城方準備的,敵人要部署多少兵力才能守的過來?難不成動員裏麵不知有幾何的男女老幼來守城?”
“看來這一仗未必難打,隻是這麼大的城市,我們過江的這些兵力能有效的控製起城頭麼?”
“別看似乎有山,這裏麵一定還有內城,內城絕不會如此漫長而底矮,就如臨清或揚州那些地方一樣。”
挑選出來負責偵察打探的戰士自然想到了任務的要求,更多從軍事角度來。
也有負責經濟領域的多組情報員了解到了其他一些有關江南的信息。
蘇州、杭州、南京曾經是江南一帶名聲不相上下的大城,究竟誰是天下第一城?如果定義擁有做為軍事意義上主防線城牆內的城市人口,那麼似乎唐時的長安都要比這南京內城大上許多。蘇杭一帶的本質上更像是人口益出郊區不少的“城市圈”而難以對城區的範圍有效界定,雖然這兩座城的本身也不算小。
而如果定義擁有城門來定義範圍並且內部擁有明確占主流農業脫產人口為城市,那麼此時的南京則毫無疑問算的上是天下第一大城,僅僅從這外城的麵積按一般經驗的推算人口就多達二三百萬之間,甚至要明顯的勝出此時北方的京師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