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定海危局(二)(1 / 2)

不論是船上負責指揮的雷耶斯佐恩,還是準備上船的盧芬上校都沒有想到這些船中的船員已經被檢查員確定大部分在甲板上的情況下還能爆發出這樣猛烈的還擊火力。

“上船的人一定是看走了眼!在那船艙之下,至少應該有幾百名重火槍手!”不少荷蘭水手驚歎的同時,也迅速拉起風帆迅速向南撤退

應該說重火槍手也不一定在近距離能造成如此的危害。這些彈丸雖然難以擊穿舷板,但不少從炮床內慣入的重達近半磅重的鉛彈在船艙內形成了跳彈。上千枚從敵船縫隙中發射出來的重型彈丸造成了船上的荷蘭人四十餘人當場被擊斃,總計一百五十餘人不同程度的傷亡。甚至有一艘船上的炮手幾乎在猛烈的火力下傷亡近半。

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所有人都知道並不需要船長下達命令,都明白至少先撤出幾百米的距離並不斷開炮以連續不斷的火力擊沉這些敵船才是唯一選擇。

全速後撤中荷蘭人的壓製火力不知是因為傷亡帶來的威懾,還是全速順風起航時的搖晃,畢竟不像剛才那樣準確了。這使得周鬆等人在將一輪裝滿彈藥的重臼銃發射完畢後有了收拾最低限度的行裝準備跳入水中向島上逃跑的時間。

在陸上戰兵部隊帶著幾乎所有的火炮和牽引熱氣球離開的時候,周鬆等人就在吩咐下做了撤退的準備。按照原則,仿寒救生的衣裝應該隨時穿在身上,如果遇到突發的危險可以就近先遊到岸邊,在夜晚的時候於這定海附近的島群以早已準備好的獨木舟或其他漂流工具盡全力回到寧波海岸。當然,也可以選擇利用島上預定地點留有的物資準備進行抵抗,等待著定海那邊兒的接應下的撤退。

但他還是覺得自己有些輕敵才招至定海之敗,不知道師傅這一次能不能原諒自己及戰士們。

十餘艘荷蘭船支上的炮手們知道遇到了強手的情況下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吝嗇炮彈,船支迅速順風退到三四百米距離的時候展開了長達半個小時的連續開火。海麵上這個距離上的炮擊雖然隻有十分之一左右的炮彈命中了目標,但加上之前的炮火還是將四十多艘船打的千瘡百孔。

正在這時,猛烈的爆炸聲接接連不斷的傳來。聲音順著寒冷的北風與海麵顯得格外猛烈。

詐降,這是雷耶斯佐恩早有預料到的,這樣的事自己曾經遇到過無數次。但是詐降之際能發揮出這樣猛烈的火力而逃跑又這樣果斷的,至少在這遠東海麵上似乎從未遇到過。即便是那些莫爾臥帝國的水上力量。他現在開始相信鄭一官這個年輕人的話乃至以前所認為不靠譜的一些傳聞了。

“看來,相比明國人,這股遠東大陸上的叛軍是一支強有力的武裝。他們奪取這偏大陸是遲早而且極有可能在幾年內就很快的事。”雷耶斯佐恩也不由歎道。自己的隊伍雖然在澳門的時候也曾經遭遇過激烈的抵抗,但那是有對手是以西方人參與的攻堅戰,吃虧一方的自己在連續的作戰中付出不輕的代價並不奇怪。而這一次自己所進攻的對象是隨機挑選的一處島嶼海岸,看起來並非是像澳門那樣的重要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