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斬首行動(二)(1 / 2)

從空中傾斜下來的百克重箭改進而來的火箭利用火藥的加速度和重力的加速度一下使箭支的動能達到了四五百焦爾,幾乎如同輕臼銃發射的六兩重彈一樣的能量了。但其威力及穿透力卻絲毫不遜色某些更粗重的遠程床弩,其破防的能力即便是一些大船上的甲板也難以抵禦。

四十八架熱氣球上負責操作火箭的小女孩們在第一大隊孩子們的英勇示範下也都反應過來,紛紛以改進過的白虎齊奔箭發射箱向城頭展開了攻擊。

三個大隊的熱氣球上攜帶的五萬七千六百餘支火箭在短短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內幾乎大部分發射出去。二百米長的城頭上及內側三四十米的範圍內,幾乎每一平米都有數支利箭落下,就連一些抵禦投石機拋射石塊的炮壘窗頭都被灌進了火箭。

從城牆內側的腳下到城頭上,絕大部分敵人都無法憑借那些簡單的木板被覆抵擋住這些威視猛烈的箭支,成片的倒在了箭雨之下。集結在這一帶準備抵禦戰士們進攻的三百多名城頭上的敵人在短時間內就傷亡了九成以上。還有上百從街道上及城牆兩端趕來增援的幾百名援兵死傷在從天空中傾瀉下來的箭雨之下。

天空中令人膽寒的火箭集中覆蓋帶來的硝煙剛剛被清風吹散不久,熱氣球在減輕了負重開始緩慢上升的時候。

猛烈的臼銃火力再一次展開了覆蓋性的火力準備,由炮兵們負責攜帶的幾萬支輕臼銃在添裝好彈藥的情況下紛紛傳遞給近衛第一營的火器手連翻開火,繼續封鎖了從城內街道到城牆兩段乃至更遠一些地方埋伏準備起來的敵人。

此時的幾萬發拋射過來的鉛彈雖然無法殺傷工事內的敵人,但主要是對那些活動目標予以威懾。

登城突擊的火力準備剛剛接近完成的時候,已經依據南京城的城高準備了專門的登城板梯就在並排起來的情況下直接搭在了城頭上。很顯然:五百焦爾左右以鈍殺傷為主要方式的輕臼銃彈丸對於擁有全身板甲防護的戰士們威脅並不大,不像天空中的利箭那樣散布大而且誤傷難以有效防護。

張海這一次進攻沒有選擇在登城的時候衝在最前進。張海在思考了很多的情況下覺得今後需要自己親身冒險的事情還有很多,雖然看起來這北京的城牆要比南京的城牆容易進攻的多,也無需在沒有必要的地方透支運氣。

首先借助二十多米長,連接起來近十丈寬的登城板梯展開突擊的是獨立近衛先鋒隊的近千名官兵,

先鋒連隊進攻的重點是靠近明時坊附近城牆城頭的一個沒有被航空火力所摧毀的炮壘。炮壘中的敵兵雖然被從炮窗裏斜灌進來的一支利箭一下穿殺了兩人,可還有數名敵人僅僅貼著炮窗在火炮前躲避著。

圍住炮壘的近衛連隊官兵將一件四寸直徑,一米五長,三十餘公斤重的黑火藥爆破筒從射口插入了敵堡壘中。

黑火藥的爆速並不大,但是如萬人敵一般的炸藥在不到十平米左右的空間裏還是讓炮壘中的數名敵兵在瞬間內就喪失了作戰能力。

負責爆破的人在圍攻進攻通路上的炮壘的時候後麵通過三十度左右的緩坡在十數秒的時間內就衝上了城頭的近衛精兵以早就準備好的勾索分成十多隊迅速翻過城牆下到街道上向著宮城的方向展開猛烈而直接的衝擊。

張海及所率領的一百名左右最精銳的親衛跟在整個隊伍稍微靠後但又不是最後的位置上跟著翻過了城牆越入了城中。

近衛第一營的兩個先頭連則負責把守住城牆的兩段遏止從城頭源源不斷趕來的敵人援兵。

就在千人左右的近衛大部隊開始以最快的速度分成十隊翻過城牆兵在城下會聚成五路縱隊沿城內的街道展開突擊的時候,各炮兵連的炮兵們早已構築好炮兵陣地並用大車運來的巨石板做為底座加固好。

整個火炮隻要有炮身稍稍露出掩體坑,後麵是石板頂住土堆以最大限度的化解後坐力及複位所需要的時間。

猛烈的炮火在整個隊伍剛剛越過城頭的時候就在城牆一裏左右的距離上展開了射擊。一裏以內不到五十分之一方向精度的情況下轟擊城牆,幾乎大部分炮彈都不會打空。一百四十多門火炮每分鍾以最快的速度將五六百發炮彈打在城牆上,不到二十分鍾左右的時間的一萬發炮彈就把華華坊南端的東城牆轟成了一個緩坡。

隨後,近衛第一營預備隊攻上了緩坡隨同上城的炮兵們一起把一門門全重近千斤的火炮推過了被轟塌的緩坡,直接向城內阻礙實現的遠處坊牆與阻擋炮火射界的民房展開了轟擊。

“方向果真沒有問題麼?”幾個炮兵營長再一次向正在準備做為後續部隊展開突擊的劉洪濤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