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突然閃現出來的幾十人規模的騎兵隊伍讓遠處的蒙古遊騎警覺起來,那些似乎也是在近年來開始的作戰中有所經驗的蒙古精兵們在很遠的距離上就看的出來襲的人不論是人還是馬都是戰兵中百裏挑一的精銳,光是馬的體型和體力看起來就遠非一般,不由的在很遠的地方就主動後撤,散布於兩裏之內的遊騎也開始向被衝擊隊伍的前進方向聚攏起來準備應付著突如起來的敵人。
可護衛精騎所駕禦的馬匹體力似乎遠非尋常的馬匹可以相提並論,一裏之遠的地方就開始加速到飛快的來襲馬匹,在飛奔了兩裏的距離之後似乎仍然沒有衰竭和減速的跡象。
正白旗的護衛精騎在飛快的馬上就早已架好了一石左右的優等長弓。
長弓重箭並不適合於騎戰,百步左右的距離上看清了這些的蒙古遊騎不由覺得奇怪:難道駕禦這樣優良馬匹的士兵們都是些漢人外行?不知道這樣的步弓在飛奔的馬上幾乎沒有什麼準頭可言?
以鬆散的隊形斜衝過來的二十多精騎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距離上馬匹忽然不由自主的斜著減速退步。蒙古遊騎在站定不動的情況下襲來的箭支大多射偏。
在三十步左右接近停下來的那一瞬間,一石左右的強弓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拉開並射出強弩初速一般的重箭。
二十一支利箭在三十步左右的距離上幾乎無一落空,瞬間就將集結起來的四十餘蒙古遊騎的一半射落下馬。
被精悍的正白旗護軍所震撼的蒙古遊騎們開始畏懼的向遠處逃竄起來,正白旗護軍迅速駕禦著高頭大馬向殘敵展開了追擊。
然而這些護軍精騎的馬匹大部分都能夠連續奔跑十裏之遠也未必體力衰竭,原本以為有著足夠距離的蒙古遊騎打算趁對手馬力在之前的戰鬥中衰竭的時候展開騎射遊擊。至少在這種協同不那麼困難的小規模的戰鬥中放風箏算不上理想化的戰術。
卻沒有想到這些護軍精騎居然能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距離上就開始騎射放箭,雖然在這個距離運動的馬匹上並不能保證命中,連續數輪近百支利箭之下還是有十幾匹蒙古遊騎被後放襲來的箭矢命中。
“這些人的近兩我們已經大致清楚,不要再追其他的人了。”皇太極傳令道。
負傷並落在後麵或者喪失馬匹的蒙古遊騎似乎相互之間聚集起來,準備再次抵抗進攻過來的敵人。
正白旗護軍在下馬並集中好馬匹之後對這些人從多個方向上展開了步戰圍攻。很快就以精湛的箭術消滅了這些企圖頑抗的人,當然俘虜也抓獲了幾名。
“把他們帶到山腳下去吧!”
“你們說這些敵人遊騎的水平相比我們的兵丁,大概相當於哪一個層次?”皇太極笑著問道。
“如果論人來說,中等的紅擺牙喇而已,可他們的鎧甲水準似乎不怎麼樣,弓箭也遠遠沒有我們的用心。不如我們遇到的那些明軍家丁,比起如今我們前來的這些人當是遠遠不如。以前我們是曾經吃過這些人的虧,可那時的我們建州不過三衛,脫產訓練的條件乃至可以動用的兵力規模遠不能同這些人相比而已。
正白旗跟隨而來的二十五個牛錄一千二百精騎兵就埋伏在距離戰場不遠的地方,在初步的結論得出之後沒有絲毫的猶豫,隨即展開了向正在圍城的察哈爾部蒙古軍發起了進攻。
幾乎與此同時,奴爾哈赤所率領的兩黃旗主力及莽古兒泰率領的鑲藍旗主力也抵達了戰場附近準備投入解圍東草原格勒珠爾根城的戰鬥。
在相比幾百年前已經有了很大變化的火器時代,不要說蒙古人,就是後金在攻堅方麵也是短板。
不過科爾沁等草原部落守城中的經驗與物資之匱乏也不比攻城的手段貧乏多少。沒有什麼“萬人敵”銃炮之類的火器,也沒有油鍋,更不了解怎樣加工木器在並不算高的城頭上構築簡單的掩護。甚至在城上士兵的潛意識中利用城垛躲避都是一種畏縮的表現。
“虧你還是科爾沁的首領,怎麼跟個漢人一樣龜縮在烏龜殼裏不敢出來一戰?!”“天涼了在別凍著!實在不行把毯子也搬上城吧!”察哈爾部軍官們在進攻無果的情況下在城外叫罵著。
小小的土城中聚集著眾多的科爾沁各部的居民和馬匹,外麵的人們都知道這小小的城池裏根本不會儲藏著多少糧食。
就在此時,忽然有傳信的遊騎飛快的來到了大帳外不遠的地方,四周用於警訊的狼煙也升了起來。
“是敵襲!從東邊兒的群山中過來的。大概能有四五千至萬人左右”傳信的人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