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少年新兵(1 / 2)

每個戰士擁有四支燧發排槍,實際上相當於並連起來的十六支一千克左右的精製火槍。

對於八個步兵旅的步兵來說:要全副武裝起來,來說以現有的工匠資源也是一件很難在明年秋季完成的任務。

因此兵工的任務就大致確定在全副武裝六個步兵旅。

火炮製造和修補任務大幅度減輕的情況下,從鐵料開始從各個方麵開始負責槍械的兵工體係工匠增加到一萬人左右,所涉及的全部人員折合多達一萬六千人,再加上負責其他步兵領域差不多規模的工匠按照預定的速度與計劃勉強可以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全部六個步兵旅的武裝,其餘兩個步兵旅僅僅用於東南核心根據地的守戰任務,這樣一來,新兵訓練的任務也大大減輕了。

因為隻需要擴充兩個步兵旅左右,相當於各步兵旅增加一個新兵營外加各步兵營增加一個新兵連級別的訓練任務,整個部隊的消化壓力也大為減輕。

不是同屆的士兵,總會在隊伍的凝聚力方麵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在隊伍重新進行整編之後張海還是盡量保持新部隊以連的方式存在並抽調一些老兵骨幹做為班以上的軍官階層進行完善。而不是把新部隊直接在擴充後補充到各部隊。

編入部隊的新兵本身也是由那些本來就是從各地挑選來的士兵中經過考核進一步淘汰獲得的。

在南京城外新兵作訓考核的場地上,張海不由的感到一種憂慮:按照要求,這些新兵應該是山東等地適齡少年中幾十裏挑一的優選者。可來到南京城下的這些少年中不少似乎顯然情緒有些不太對勁,還有的明顯身體及出身有些不合格。不得不在考核的時候把這些人篩選下來。好在下一年的出征作戰要求隊伍的擴軍需求沒有過去那樣大了,不然張海真不知道把這樣情緒的兵源補充到部隊會帶來什麼問題。

“瞄準!注意戰笠抵住槍管的底部,用側麵的準星抵住要打的靶,並套在側麵照門的正中就能避免開槍時火藥對眼睛的危害,你們明白了麼?!”一名老兵用山東一帶的方言對專門成立的一個新兵連試驗的戰士們說道。

看著那完全不同於家鄉大戶們火銃,似是精鋼製成的嶄新四管聯裝槍械,新兵連的戰士們都不由的有些新奇:“火繩在哪裏?用於發射的彈藥和通條在那裏?”在連長示意戰士們提問題的時候,一名萊州府來的戰士說道。似乎在鄉間的時候不少少年也都有過操作火器的經驗。

“彈藥已經在槍管內添裝好了,彈藥填裝時的注意事項一會兒再向大家講解。我們的新式槍械不需要火繩,在填裝好彈藥的情況下直接發射就可以。槍下一共有四個扳機針對四個槍管,開火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同時扣動扳機或不規則的扣動扳機,明白了沒有?”新兵連的連長向戰士解釋道。

為了讓這些新兵們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手中這些武器的威力,所要射擊的靶子並不是簡單的木板。而是被完全拴住的很多已經過了使役年齡的老馬,馬的頭部和前部還披掛了不少用繳獲過來的鎧甲改成的梭子子甲。

正因為不少戰士有過運用民間火器的經驗,那小小的口徑還有並不算長的槍管讓新兵戰士們對這些火器的威力產生了不少懷疑。那五十步外的馬群看起來有幾百匹的樣子。不少還在前麵披著鎖甲。

“就是為了讓這些馬匹適應槍聲而已吧?”

“這麼遠,我們那裏的鳥槍也隻能打鳥了,冬天穿上棉衣的人也不過是打個腫包而已。”

個別戰士低聲議論道。

輕脆的槍聲終於響了起來,槍彈的後坐力雖然不小,但是槍聲和煙火卻僅僅同民間一錢火藥的三眼銃差不多。然而不少認真瞄準的戰士卻發現,當第一輪射擊開始在整個連橫隊上完全展開的時候,隨著一連串的銃聲不遠處的馬匹竟然在槍響的當下就成片的被掃倒了。

第二輪射擊展開的時候,連長巡走在戰士們的身後提示好要從握槍的手依次向內按照命令扣動扳機,整個隊伍在命令之下的射擊就越來越快。

幾乎用比射箭還快的速度連續六輪排槍之下遠處成群的馬匹就被那看似威力不大實則準確而有力的彈丸打倒了。

起初的時候這些並沒有張海及其弟子們那樣完善的思考問題能力的新兵們並不覺得什麼。

可當射擊木牆靶及活物靶進行了十六輪射擊之後才才越來越感覺到手中武器的可怖之處。

原本不少戰士擔心這些南京的勢力是要讓自己這些人做為火器的實驗品,可是百餘人連續打出的至少上千發子彈的過程中竟然沒有一支排槍發生炸膛。而這些“排子槍”的威力、精度、發射便捷性都是自己之前從未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