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冬征中原(二)(1 / 2)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話雖然並不完全恰當,但是如今我們海內的對手依然擁有相當大的力量。關內外很可能聯合在一起的敵人並沒有在今年的戰鬥中被我們掃平,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震懾住敵人我們依然要以全軍的主力展開北征。同時,治安軍的主力也將要在做為先鋒力量展開針對北方敵區的敵人進行全麵的掃蕩。除了運河沿線的山東北直隸及蘇北殘餘地區外,河南、山西、陝南也將是今年冬季我們掃蕩攻勢的重點。”

張海又接著對由李千蘭及劉洪濤等人組建的臨時參謀機構繼續說道:“為了避免殘敵逃亡到其他的省份,輔助部隊鄉間行動的重點也是首先集中絕對優勢的力量從淮河到陝南川北各個交通要道,我們今年冬季輔助部隊的重點任務也是如此。為此:在攻擊範圍底部邊界各縣投入的力量密度至少應該確保每縣及其臨近的區域內按照當地人口二十分之一的兵力配置武力,以鄉為單位掃蕩每一個村落中的殘敵。今天夏秋的時候我們曾經遭到過不少教訓,除了當時北方的敵人還殘餘著相當的騎兵力量以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上的不集中。導致我們往往被鼓動和集中起來的敵人圍困在縣城,甚至連縣城也難以守住。今後的作戰中要盡量避免的就是這一點。”

掃蕩邊關臨地區之外的北進作戰方案大概花了一周左右的時間詳細的製定了出來,參加軍事行動的主力集團大約是包括張海所率領的近衛部隊主力及劉洪濤的第二旅、石壘所率領的第三旅、馬衝昊所率領的第四旅及楊波所任旅長的第五旅、王新盟的第六步兵旅。幾乎在明年的時候可以參加北方決戰的全部機動主力部隊。

伴隨六個主力旅行動的還有三分之二以上擁有繳獲而來的合格鎧甲的六個治安軍步兵旅及部分航空隊及馬匹勤務人員,總兵力多達包括兩萬六千餘主力部隊在內的六七萬大軍的兵力。

同以往的時候隊伍往往依靠運河或南方的水路展開快速行動不同,六七萬人規模的大部隊在冬季的北征中並不能利用已經斷航的運河,主要以徒步和馬力展開進攻。不過以為運河附近的不少地方已經成為比較鞏固的己方控製區,行軍規模雖然很大壓力卻遠遠沒有以往那樣大了。至少在自己的控製區內合理安排行程與駐紮時間的情況下,規模龐大的馬步隊伍能夠相對靠攏在一起展開聲勢浩大卻比較有隱蔽行的前進。

盡管出征的規模不小,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行動的隱蔽性出發的隊伍也是在十幾天的時間內接連趁夜間出城並在江北岸的六合境內早已準備好的營區內完成集結。

幾個月以來南京城內工匠們趕製出六千件四管連裝的普通型燧發排槍,這些原本用於裝備一個步兵旅兩千步兵的燧發排槍最終還是按照今年新擴軍僅僅完成了兩三個月基礎訓練的新兵每人兩件,原主力部隊中弓箭技術及力量比較差的戰士及步班每人一件的原則做為對火器更新換代後落後戰力的彌補。

這也是在新生產出來的燧發排槍還不能在所有主力部隊中完成替換的情況下最有效率增加戰力的途徑了。部隊在行軍駐紮乃至休息的時候,按照張海的要求也沒有放鬆對新兵的訓練管理射擊訓練管理。

有了射擊精度較原有武器比較高的燧發排槍,至少對於這些新兵來說射準及瞄準訓練也成為了所花費時間精力最少,卻能最有效提高戰鬥力的方法。相比之下:在實戰中經常可能出錯的彈藥添裝訓練的負擔就不那麼大了。

六合境內的臨時營地中,雖然在張海身邊跟隨著一同出征的小女孩中的不少孩子也覺得有些危險,但張海還是決定趁著夜晚去各軍隊的營中去看看士兵們的情況。這也是做為事實上的主帥行軍時應該做的一件事情。

首先來的地方當然是從所謂的“突擊隊”那些優選出來的新兵中相對不好管被臨時集中在一起的一些戰士。

“這鐵家夥哪兒有那麼嬌氣?俺們家的那些鐵器根本沒有見過像這麼好的,也不過要超過一年的時間才會明顯鏽起來。”

“一年之後,關外的那些蠻夷們也早該被打敗了吧?”

“排長說什麼這槍械就是神明,我們對它好它就能對我們好。神明或許有,但這隊伍上不也說天帝才是世上唯一的神,其他不過是騙人崇拜的玩偶之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