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下圍城的頭一夜,一直擔心的城內敵軍突圍並沒有發生,就連水麵上也沒有什麼東京。如果包括海麵上的那些勢力,乃至足夠的經濟條件和武力需求等雙重因素的原因,福建的地方武力可以說是殘明境內最強的之一。可是在經過從白沙鎮到荊溪鎮的一係列大戰之後。
熊文燦與李魁奇所率領的福建鄉勇及海盜主力被徹底的打垮了,而是剩餘的殘餘力量或者說做為預備隊的力量有相當一部分在金廈至泉州一帶,那一帶才是這些海上力量最為熟悉的家鄉。如今的福州城隻能動員城內的男女老幼去城頭值班,又因為城頭多達二十五裏之長,在有效防守的情況下,連輪班的人手也有不足。天色快要亮起來的時候也沒有見到閩江乃至福州城內的動靜。
總結完之前夜戰林戰水戰等特殊情況下需要的戰術和裝備,隊伍就又麵臨一個問題:拿下福州城並不會消耗隊伍上的太多資源,可泉州怎麼辦?金門廈門怎麼辦?是拿下福州之後直接利用繳獲所得的船隻走水路吸引敵人進攻,同敵人進行一場“海戰”,還是從陸路行軍,以渡海作戰拿下金廈?
提到水戰或海戰之類,閩江上的不少遭遇都讓第四旅的官兵們心有餘悸,旅屬炮兵營營長韓星也不例外。但經過冷靜下來後的思索,他認為這大多是因為當時遭遇戰中的水戰準備過於倉促的結果。如果能夠有完善的準備以及合適的器具,同占有某些優勢的敵人進行水戰是行的通的。
“一切還要看我們在福州城內的收獲再說,大家先去準備早上的戰鬥吧!”王新盟下令道。
閩江江邊的天空已經微微亮了起來。似乎是梅雨季節裏少見的一個晴天,不過王新盟的心卻有些沉重:從前天到昨天這一晝夜以來的激戰隊伍的傷亡損失雖算不上嚴重但也不輕。如果再經曆一場類似強度的大戰,那麼是否會對秋季決戰的時候全旅的狀態造成影響?一個穩定的後方真的比戰略決戰的勝負籌碼更重要麼?包括王新盟在內大多數經常擔任軍職的弟子及軍官們都認為戰略決戰中的勝算才是最重要的,主力會戰如果能夠取勝。就算喪失了大部分根據地,那天下也將不是問題。不過回想起張海在出征前的一些話,王新盟卻又釋然了:很久以來隊伍一直在擁有絕對優勢的戰鬥力環境下進行作戰,這對鍛煉隊伍敢打敢拚的精神其實極為不利。遇到真正的強敵,就算全軍在整體上擁有戰鬥力的優勢,可局部的劣勢還是難以避免的。要避免出危險,就必須要讓軍隊習慣於英勇的同強敵交戰。在損失上限和風險控製上其實張海也並非是沒有交代:犧牲失蹤和重傷員不超過全旅一半即可,畢竟距離秋季的決戰至少會有兩個月以上的恢複時間。而新軍現在治安軍部隊裏也有一些優秀兵源,並且在以燧發排槍為主要火力的情況下,形成戰鬥力所需要的訓練周期也大為縮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