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四周的大海上展開炮擊的竟然是火船上的敵人。二百步左右的距離上五十多艘船上的二百多門輕炮以實心彈展開了猛烈的一輪開火,連續三輪的炮擊打出了大約六百餘發一斤上下的炮彈。這些炮彈中大概五十餘發炮彈命中了封舟附近的隨行船隻,還有十幾發炮彈命中了大船。
這些敵船上的輕炮發射的炮彈即便打在船隻的水線附近破開口子也能被船艙裏負責留守的戰士們輕鬆堵住。因此,僅僅給趴在甲板上的戰士們造成了一人戰死,兩人負傷的殺傷。還有一名艙內臨時負責堵漏的船工被炮彈打入艙內飛濺的木片殺傷。除了在麵對敵人的炮擊時船上的人有效的掩蔽外,這些封舟之外的輔助船隻上第四旅並沒有部署多少兵力。通常駕駛一艘幾十噸排量帆船的隻有七八個水手及幾名艙內的警衛外加十名在甲板上準備迎敵的戰士而已。
就在這時,無數的飛火神鴉乃至火箭雷的兵器也由處於上風處的敵艦那裏飛了過來。韓星等人所率領的船隊雖然操船和海戰技巧都有問題,在這樣相對風平浪靜的海上倒也沒有像以前的湖麵上交戰那樣靜等著“賊來撲我”,畢竟這一次船隊遇到的敵手遠非過去那種情況可比。尤其是隊伍並沒有充足的重炮的情況下。
即便在“風平浪靜”的海麵上,東南一帶的近海海風往往也有四五級左右的風力,那些“飛火神鴉”在這種情況下更重要的作用與其說是縱火,倒不如說是釋放煙霧以降低對手可能炮火的威脅。
不過同以往新軍船隻往往在很遠的地方就開始發射火炮不同,這一次勻速行進中的韓星等人率領的船隊直到敵軍的船隊從三麵逼近到一百五十步到二百步左右的最近位置的時候還是沒有開火。
而在這個時候,不少火弩火箭之類的兵器也從三麵射了過來,將整個攜帶第四旅官兵的船隊籠罩在煙霧之中,能見度似乎降低到三十米左右。已經有不少的火苗開始在船上燃燒起來,迫使本來就人手有限的第四旅官兵們不得不抽出相當部分人以大氣壓及封舟上水塔原理的皮管去救火。為了在敵人的攻擊下保持有效的隊形,船隊也不得不在敵人的圍攻下停了下來。
這個決策和舉動似乎又鼓舞了來襲之敵的信心,規模龐大的敵船在連綿數百米的戰線上似乎如牆一般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
海主們的先鋒精銳似乎不像內河上的官軍一樣習慣用火器接戰,在這個距離上似乎是更依賴輕小而實用的輕炮和弓箭壓製船上的對手。船舷雖然能擋住大部分攻擊,可如雨一般從四麵八方射來的箭支似乎讓在中小船隻甲板上的戰士們避無可避。幸虧這次參加水上戰鬥的戰士們好不容易才湊出了從福州守軍那裏繳獲的鎧甲與盾派做為掩護才大幅度的降低了被殺傷的概率。可敵人火力的壓製下有效的用推杆雷攻擊對手仍然是極考驗勇氣與協作精神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