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登陸泉州(二)(1 / 2)

這一次順著東南風趕來的敵軍前鋒似乎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盡管十二門青銅炮的在中距離上的威力也很強勁,然而卻很少能夠對大型船隻的水線處構成威脅。就算炮彈打進艙內最多也不過造成一人或幾人傷亡,然後用專門的木塞就可以將進水的地方堵住。而這些長炮發生的鏈彈卻是極為危險的。

到了大概二三百米左右的距離上,那是鏈彈有效射程的邊緣,一二百噸排水量的戰船上福建船隊上的精兵們識趣的把硬帆降低到很低的高度,隻是微弱的借著風勢前進並始終保持一定距離。

炮手們試探性的展開了一輪鏈彈的開火,12磅炮上下規格的火炮逆著海風發射的鏈彈到了二三百米左右的距離的時候彎曲弧到似乎已經很大了。除了殺傷了十幾名福建船隊船上的船員和士兵外並沒有起到破壞硬帆的作用。

相反,順著風向射出的箭雨在二百幾十米的距離上卻似乎依然能夠發揮作用。敵軍二十多艘船甲板上的兩千餘名集結起來的弓手以每分鍾上一兩萬支箭的火力密集的向同一艘大船上展開壓製的時候,甲板上任何活動的人和物都不得不撤到船艙之中。僅僅能夠憑借船艙內臨時開的射窗和射口以炮火向敵船展開還擊。

趁著這樣的機會,鄭家與李家傳統中水性比較好的水手們開始活動了。水底龍王炮一類漂雷改裝的炸類眾人也不是沒有。

從大船上釋放下來的上百艘小船此時已經已經張起了帆,由不過兩個人一起操作就在這海麵上順著風向向大船以鬆散的隊形襲來。

戰士們開始從甲板下的船艙內以推杆雷向那些逼近來的小船發起爆破攻擊,連續上百次爆破在福船附近引起猛烈的爆炸和四處飛散的彈片當然也殺傷了十幾名小船上的敵人。但還是有八十多艘小船及一百幾十名負責爆破的敵軍水手在距離大船幾十米的距離上的時候攜帶著幾十公斤重的漂雷逼近了封舟大船。

雖然也是接近一石重量的大型水中炸雷,爆炸的位置還在水麵以下而不完全在海麵。不過或許是因為敵人的黑火藥保管不是非常完善也沒有合適的預製鉛彈做為破片的緣故,也或許是封舟大船在水線一帶的船板更為堅固。連續在六艘封舟大船附近爆炸成功的五六十枚水雷並沒有像第四旅戰士們製作的推杆雷那樣給船板帶來立竿見影的破壞,並使得不少壓倉的糧食也被炸出了船外,僅僅是在不少地方炸透了船板,開始不斷有水滲透進來。

發現這一情況後的戰士們不得不分排出不少人手去解決船倉內的問題,並以張開大帆後的航行機動來規避這些“水鬼”。不過這樣一來,能夠在甲板上下執行禦敵任務的官兵們六艘大船上僅剩下的不到四百名戰士就隻有二百餘人負責戰勤了。

似乎看到了機會的敵船開始近一步順著風向迫近韓星等人所在的大船,數量眾多的鳥槍手和弓手從四麵八方打出了一密集的彈丸和箭矢掩護著船隻的不斷逼近。銃炮手則在數十米到百米的近距離開始炮擊甲板下一切可能是炮口和窗口的東西。在這樣的火力壓製下似乎伸出竹竿來用推杆雷爆破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鼓足了勇氣的敵人開始迫近到距離大船接近三十米的距離上。在這個距離上,因為封舟大船的船舷較高,距離水線的距離反而不足以讓百尺左右的推杆雷夠的到。而從二三百噸的海船船頭以橫下來做為臨時橋梁的竹製雲梯來登船卻是完全可以做的到的。

早已在演練和實戰中習慣了登船近戰的李家與鄭家水手們以標槍和長弓重箭的拋射做為掩護,延著並不算寬闊的竹橋展開了近戰衝擊。

不過為了防止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燧發排槍火力,進攻的敵人也沒有過於托大的直衝過來,而是沿著竹梯在精準而猛烈的拋射火力壓製下不斷的向前爬行。

終於有人在掩護下登上了第四旅官兵們所駕禦的封舟大船,敵人前來做前鋒的精銳們一直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其間不是沒有人用推杆雷對外進行攻擊,不過那在十多米外炸開的炸來終究沒有把多半的人震下海。

見做為先鋒的士兵已經攻上了封舟,並且攻上船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這個過程中不是沒有發生過對手認真的抵抗。這些事情無疑讓鄭芝虎等人終於下定了向準備在泉州一帶展開登陸,攜帶著第四旅主力的小型船隊展開突擊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