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城內的戰鬥剛剛結束的時候兩個旅的官兵們並沒有絲毫的遲疑,迅速收集那些消耗的霰彈乃至城頭之上乃至敵人屍體裏的黃金子彈。並處理正白旗留下的幾萬武裝民的屍體。
幾乎與此同時,各炮兵部隊抽出兩個營規模的人再由各旅的兩個步兵營押送著俘獲的俘虜乃至搜繳的兵器向西麵的海灘行去。
海麵上有專門用於押送俘虜的船隻,在隻考慮短途海運且不需要安排太多人力的情況下數艘二百噸上下的大船就擠進了五六千名俘獲的正白旗殘留下來的那些孩子們。
俘虜的地點在船隊出發之前就早就有所準備了。那些被俘的孩子們被安排到了遼東及山東半島之間駐有超過一個營的重兵也有不少民居建築以及存糧的皇城島上。
海麵上也有源源不斷的船支卸下糧食和彈藥向距離海灘不遠的蓋州城運去。蓋州雖然不是隊伍打算長期守備的地方,但在數天之內則是一個不容有失的戰略據點。
在遼東半島上連綿至海岸的群山之南,複州至永寧方向上,鑲白旗的實力本來就偏弱而且更為分散的情況下,張海所率領的實力更為強勁的近衛部隊及劉洪濤的第二旅進展順利的多。
白天的時候就已經殲滅性打擊了聚集起來的鑲白旗留守力量所能夠動員起的青壯主力,隊伍向複州的推進就再也沒有遇到任何障礙。
舊曆八月初九傍晚來臨的時候張海所率領的官兵就進逼到複州城下。同石壘或王新盟等人不同。張海並不看中那些金銀通貨的分量,卻覺得營屬與旅屬的火炮身管壽命應該盡量節省。因此隊伍沒有像第三旅或第四旅那樣先對城池進行嚴密的火力準備。
同時,複州城的大小乃至城牆高度都比蓋州矮了不少。六米高的城頭即便跌落或者滑落也往往不會造成死亡或者永久性的殘廢。
隊伍以燧發排槍為主的四五千步兵部隊展開兩道散兵線相互掩護著的直接逼近到複州城大概二三十米遠投出來的石塊剛剛可以夠到隊伍的距離上。
當那些城頭上的敵人開始露出胳膊於牆垛上展開投石的時候,逼近到一二十米距離上的戰士們直接瞄準城頭上漏出的手臂開火。
不可思議的猛烈而準確的槍彈火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迫使城頭上的那些老弱不得不龜縮在城垛之內。
在突破口的位置上,抵近到幾十步距離上展開的炮火以一輪開火就以九十多發九斤彈把上百米範圍預定突破口內的城垛轟的粉碎。
躲避在城躲後那些準備望下麵潑滾油熱粥的人不是被炮火和碎石砸傷就是暴露在城下戰士們的槍口之下。
不過兩層樓高的城頭一些並非特製的梯板就可以直接搭在城頭上,使戰士們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衝入城頭之上。
複州城頭上的一些滿州老人倒是有比較優良的射術,也能拉開戰弓,並且因為沒有足夠的炮火壓製大多能夠提前集中起來向露出城頭的戰士們展開了射箭,至少將四五名戰士從城頭打落下去因此摔傷。不過剛剛在城頭上露出頭拉的戰士們卻也可以用燧發排槍向城頭上的敵人展開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