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試探衝擊(1 / 2)

蓋州以北並不算多麼雄偉高大的山嶺叫做青石嶺。不知怎的,青石嶺這名字似乎讓張海有些耳熟,而且感到似乎有些不詳似乎的。不過當夕陽西下的時候,餘輝把北麵廣袤的原野以及南麵的大海乃至東麵重重的群山都輝映的雄偉而光彩。

“隊伍在這裏等待著同敵人進行決戰?”劉洪濤似乎有些不解的問道。

“還是按照預定計劃:明天天色一亮隊伍完成了輪休就在陸路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向北展開一定的攻擊麵掃蕩前進。”張海思索了片刻後說道。

隊伍中也曾經有人提議在遼西一帶阻擊敵人或者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同敵人決戰。但那樣一來就有兩個問題:第一,不能確定滿州主力回師的路線就是沿著遼西走廊,他們也有可能通過已經臣服的蒙古等部由內陸縱深來援過來,交戰的地點是不可預料的。如果在沿海一帶對敵軍擺開預設戰場。一貫謹慎的滿洲主力極有可能不斷的投入局部力量進行試探性的進攻,新軍主力部隊的強悍實力很有可能迫使敵人帶著部眾在整個東北的山林與原野之間展開周旋,隊伍所要花費的時間及所麵臨的變數就要大為增加。

而如果此時隊伍以最快的速度沿著三叉河及遼河掃蕩整個滿州老巢,敵人回師的力量就有可能從身後逼近過來。這以傳統的軍事思維來看似乎是個冒險,不過對於擁有香料及肉幹為主料的新一代的軍用野戰食品的主力部隊大軍來說並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六個旅的主力部隊集群在合理的範圍內不擔心能不能戰勝敵人的問題,擔心的是擁有騎兵優勢的敵人不主動需求與戰士們展開決戰,或者敵人過於謹慎於小心,這就需要隊伍要做直搗開源至老寨一帶遼寧北部兩黃旗老巢的準備,並有在遼東平原深處與敵軍交戰的勇氣與決心。

山腳下的遼東平原一帶在秋季即不缺少水源也不缺少燒水的森林,隊伍上也不缺乏水源淨化的高級輕紗,倉促之間的堅壁清野對於敵人來說不是那麼容易的。

耀州的正藍騎與海州的鑲藍旗在舊曆八月初九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警訓並開始了戰前準備,實力比兩白旗明顯要強不少而且也更為集中的兩藍旗的留守後備力量集結至海州一帶後得到的前方警訊越來越恐怖,沒有任何人想到那些強敵登陸之後在短暫的時間內就掃蕩了整個兩白旗,主力在耀州一帶停滯下來準備起就地的防守。

不過即便如此,擁有數十個牛錄的兩藍旗用於後備的青壯和馬匹也湊出了萬餘左右的馬隊,其中還有四千左右披甲的精銳做為核心骨幹,戰鬥力完全不遜色於遼東明軍的某些正規主力了。

上萬人的馬隊在耀州西南的平原上展開了五六裏左右縱深十隊以上近百米的橫隊,給人以無邊無際的感覺。事實上按照傳統的軍陣,一萬騎兵不論從後勤還是隊形來說也差不多同五萬大軍差不多。

以旅為單位展開密集隊型橫隊的張海等人所率領的主力,正麵至少有十二個步兵營三十六個步兵連六千餘名步兵所組成的極為密集的奇怪隊形。肩膀幾乎挨著肩膀的情況下,六個緊緊湊在一起的步兵營幾乎也有近六裏左右範圍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