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兵臨渾河(1 / 2)

就在張海所率領的大軍連夜渡過太子河展開北征的時候,坐鎮沈陽的薩哈璘已經通過煙火傳信第一時間內得到了遼陽城可能麵臨不測的消息。

兩紅旗之首代善是八旗內四大貝勒之首,獨領實力不弱的兩紅旗。代善與鑲紅旗的嶽托跟隨奴爾哈赤出征在外之後負責留守的就是代善摩下最為善戰的薩哈璘。

剛剛弱冠之年不久的薩哈璘能夠在初次表現的時候就立下不遜色的戰功不僅僅是因為蠻勇,也因為膽大心細等十分不易的為將品質。

出征之前,父親嶽托在遼陽城內的布防情況乃至遼陽城的守備情況,三子薩哈璘都是仔細觀看學習過的。

薩哈璘對遼陽城的守備十分自信,曾經設想過:如果自己是帶領遼東與滿州聯軍當中的精銳來進攻這樣的城池,沒有集關內之力並外加上一個月的時間並付出相當嚴重的傷亡根本拿不下來。對於這樣的城池靠譜的攻城手段其實就隻剩下如同西洋人論述泰西的城戰時那樣挖掘通向城下的壕溝坑道並展開炸城作業。

對於這樣的城池和守備,外加正紅旗的滿州主力又絕不可能出漢人那樣的內應,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攻上了城頭,不過一晝夜左右的時間裏就瀕臨徹底覆沒,這是遠遠超脫薩哈林所想象的。他在一開始的時候甚至有些懷疑:那些負責煙火傳信的人是不是弄錯了信號。直到舊曆八月十五的黎明時分,越來越多而且詳實的消息從遠方傳來的時候,薩哈璘才終究冷靜了下來。

守備完善的遼陽城的確在一晝夜之內的時間就徹底淪陷了,這其實還算表現十分好的。而沒有那麼多安排和布置也缺乏同新軍主力部隊交戰經曆的兩藍旗主力在耀州乃至海州都幾乎是被一股而下。這股強軍甚至隻靠幾千馬隊攜帶的純步兵就能輕鬆的壓製城牆上的滿州守軍輕鬆的攻上城頭。

當然即便是代善所帶的兩紅旗,也並不是所有的滿州軍官都擁有對事物進行定量分析和客觀評估的能力。在一個接一個不利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尤其是遼陽城淪陷的消息剛剛傳來之後還是有一些人準備依托沈陽城同南來的強敵決戰。如果不戰而逃,那在不少的普通滿州丁壯看來也實在有些不像話了。

“要是這三丈高的沈陽城連消耗那些南來的強敵的實力的能力都沒有,我們逃出去又有什麼用?”還是有些留守的滿州骨幹有些不服的說道。

而此時的薩哈璘卻早就已經下定了放棄沈陽的決心:鑲紅旗留守人馬的實力不遜色於正紅旗,而且沈陽城並不算漫長的城頭也會相對的好守一些。可是這樣的守備就能麵對那幾百門威力不紅夷大炮差的野戰炮乃至數十部可以在天上把威力堪比床弩一樣的火箭射下來的神武麼?更別說那已經被證實了的新軍主力部隊令人畏懼的鋼甲防護乃至火力猛烈的槍銃。更別說最新的消息還證實通過三叉河與太子河的河道,連克數城的強敵已經獲得了新一輪的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