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決戰後金(十二)(1 / 2)

隻有一斤重量的超輕臼銃盡管也是用不差的鋼製身管製成的,可這種僅僅投石索級別的初速還是讓臼銃的彈道性能比燧發排槍下降了很多,即便在三十步或五十米左右的距離上,這些臼銃對於運動中的戰士們來說仍然無法確保有很大概率的命中群體目標。第一次開火的不少臼銃砸在了地麵上,或者敵群的腿部附近。之後開火的超輕臼銃則如同投石一般把大多數彈丸以拋射的方式投在了敵群當中。

超輕臼銃的精度和威力甚至不及兩藍旗普通戰兵射出的弓箭,但短時間內猛烈的火力不僅壓製了殘敵以弓箭打算進行的反撲,還以近兩萬枚彈丸殺傷了剩餘八千餘名殘敵當中大約一半左右的官兵,雖然沒有見血,這些彈丸也無法穿透對方鎧甲,卻打的這些敵人倒地不起。

“上鋼矛!注意配合!”各營連的軍士主官們喊道,其實幾乎與此同時甚至更早的時候,那些火器手也把各班組擁有的超輕臼銃打完之後,就迅速拋棄了剩餘的火器負擔向著敵人衝了上去。

此時兩藍旗主力當中還有大概四千人擁有著戰鬥力,就是那些被砸倒和打倒在地的滿州軍也不是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相比新軍主力部隊,這些滿州正規戰兵在白刃戰方麵上的能力恐怕還要略好一些,尤其是雙方的作戰隊形大不一樣,戰鬥與訓練的側重點也並不一樣。以數量和質量都居弱勢力的兵力向敵人發起進攻,還是力求圍殲戰而不是擊潰戰,在傳統的冷兵器戰鬥原則來看不論怎樣說都是自尋死路。可是當以火器在並不算長的時間內殺傷了相當於對手至少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數後,巨大的心理弱勢就為戰士們的快速突破提供了短暫的窗口期。

張海知道:對於像後金主力部隊這樣頑強的對手,即便以這麼大的火器殺傷帶來的心理壓製之下,也隻有最多短短幾分鍾的時間可以有效的利用。一但等敵人恢複起來,甚至僅僅是其中少數意誌頑強的精銳骨幹恢複起來,一直處於壓倒態勢的近衛部隊兩個營群的主力就可能麵臨危險。

因此在戰鬥前向戰士們講述的作戰原則中,一但陷入近戰就要不惜一切代價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在猛烈的火器打擊之後通過殘酷無情的白人戰表現讓敵軍的士氣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而不給其喘息的實際。

親自參加衝鋒陷陣的張海以及柳香等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穿著打扳,甚至新軍主力部隊的各級軍官階層也並無明顯的特征標誌。這是在遼東一係列的攻堅作戰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後金軍隊中有一些射術極為優良的護軍,更別說不少中高級軍官將領本身也有著不俗的實力。在沒有完善防護的進攻中,如果張海乃至柳香等人的身份暴露出來,無疑會成為那些殘敵當中神射手們首當其衝的目標。為此張海在戰鬥前還特意叮囑柳香,讓她不要在衝鋒中發出呐喊,張嘴喘氣就可以。因為如果在新軍主力部隊中有一個女性的聲音,那毫無疑問也會成為四周不少敵軍最重要的目標。在沒有十分完善的防護下這是極不保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