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開火的命令傳達下來,敵軍又沒有逼近到底線或者照明爐附近的距離,因此當四麵八方的漠南蒙古各部逼近的時候沒有槍銃向敵軍展開大規模的還擊。先鋒六排的六七千各部弓手在不過一分鍾左右的壓製時間範圍內就射出了七萬餘支箭。
輕箭拋射或許對傳統中原王朝軍隊也不會形成致命殺傷,可是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僅僅是一輪箭雨拋射就讓整個第一線的獨立近衛營群步兵每人都至少中箭三四支。
可當這些箭撞擊到盔甲的時候並沒有讓久經戰火的近衛營群官兵們感到多麼惶恐,反而是安下心來。
不僅僅是射術,就是弓本身蒙古各部中的精銳弓手也同後金有著巨大的差異。後金當中的精銳射手可以射出一石五鬥的箭,加上能量效率,初動能可以達到三百餘焦爾強弩一般的威力。在有效射程的邊緣也能給鋼製的板甲帶來巨大威脅,甚至打不穿鎧甲的情況下直接命中頭部也足以造成可以減員的鈍傷,而這些蒙古人中比較精銳的弓手也不過一石二鬥力的蒙古弓,有效射程邊緣不過百焦爾左右的能量。對傳統鎧甲雖然有一些威脅力,不過對於獨立近衛營群防護全麵的全身甲就幾乎沒有多少威脅了。這短時間內七萬箭左右的密集打擊不過隻有十幾支敵軍特例級別的將領射出的重箭蒙中了不少戰士的頭部造成十二名戰士減員性負傷。
這個時候逼近到五十步左右距離戰士們七八十米左右的蒙古各部先鋒似乎也興奮了起來:在整個衝擊作戰的過程中沒有抵抗意味著敵軍可能遠遠並非傳聞中的那樣是一支強手。很可能在密集的箭雨和龐大規模騎兵的聲勢下慌了神。
在這個距離上不斷逼近的蒙古馬隊已經不再是用箭拋射,而是開始不斷以弓箭支射,來壓製那黑暗中的敵軍。
為了防止黑暗中的混亂,也為了防止陷馬坑一類的東西,這個距離上的蒙古馬隊倒沒有展開全速的衝擊。畢竟夜間的騎兵作戰雖然擁有種種好處,組織也困難了許多。
張海終於下達了展開攻擊行動的命令,猛烈的槍銃聲還沒有響起來,一線近衛部隊步兵單位的各排排部負責拉燃照明爐的戰士們便迅速拉動了早已布置好的引線。
幾十部照明爐在直徑二百步,總長大概累計兩裏左右的地方猛烈的燃燒起來,火光在吞噬了附近的近百名敵人的同時將連綿兩裏的四麵八方之敵暉映了出來。
在五十步左右的距離上,獨立近衛部隊的戰士們幾乎彈無虛發,僅僅數秒種的時間內,迅速正過身軀以八百餘支燧發排槍三千二百根早已填裝好彈藥的槍管打出了三千多發滾燙的黃金子彈。有序而整齊的槍彈火力幾乎沒有多少重複和浪費,短時間內就將近上千匹馬及一千餘名逼近到近處的敵人打到在地。整個前三排的敵軍陷入了混亂。
這樣的打擊顯然並沒有迫使敵人徹底喪失前進的勇氣,源源不斷的敵人依然在慣性之下不由自主的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