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金銀錢幣(一)(1 / 2)

對兵工和造船等軍務的查看大概花費了兩天左右的時間,起初包括親衛連的不少人都覺得這沒什麼意義,不過當張海等人視察了城南的船廠之後私下裏不少官兵有人興奮也有人緊張。新軍主力部隊是不是又要出征了?

“隊伍隨時準備出征,不論對內或對外。”這就是戰爭結束後的數天假期過半之後劉洪濤等人的回答。眼下看來,遠征海外的時機顯然尚未成熟。各地公安軍隊伍在今年春天的風暴中可能的動向是新軍主力部隊唯一值得警惕的了。戰勝這些隊伍人們的壓力不大,但少不了又要像北征時那樣以最快的速度趕路了。

四月初四的時候柳香與張海才一起從南京城回到宮城中,經過宮城中央臨近宮城東不遠的地方的時候,又傳來為數眾多的水力機械傳來的連成一片的金屬撞擊聲。

“這是新建的兵工?”柳香有些疑惑的問道。隊伍裏並沒有放鬆軍備柳香也是知道的,隻是不知道如果是兵工不知道為什麼要安排在距離國庫不遠的地方,而不是同宮城東連為一體。畢竟存在大量燃料和火藥的地方越靠近西院,就總是有不安全的隱患。

張海也有些疑惑:“香兒回京要比我早的多了,難道還沒有去過這算是比較重要的地方?”

“主要的事情都放在熟悉孩子們那些的內外奏報了,還有其他的一些功課。這也是聖上吩咐做的。再加上照顧慧蘭,沒有功夫來這裏。這裏以前都是李峰等弟子們負責的事情。”柳香有些無奈的回道。

“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那裏也應該是香兒了解的地方。”

皇城中央距離國庫不遠的地方的確並不是製造兵工的地方,而是製幣的地方。

“元代以前,中國硬通貨主要以銅錢為主。又以市鎮經濟大為發展的宋代製錢為最,相比在隊伍上經曆過不少事情的人都知道:我們當年起事後不久從各地抄末的錢幣當中,宋製銅錢占了八成以上的比例。近百年來,白銀逐漸流入。盡管金銀很多做為地財不能完全被我們抄沒,但國庫中的硬通貨,即便不加甄選,白銀的價值也明顯多過銅錢了。銅錢中有不少是私鑄的劣幣,但真正意義上民間的私鑄劣幣並不多,畢竟民間銅器難得,又有嚴刑峻法,風險大還沒有多少利潤。運河沿線流通的各種劣幣,更多還是舊時的地方政府中發行的。”張海大致的講道。

柳香對於這些事情不完全了解,平民百姓隻知道錢幣是官府製造而來,而且依照張海的一些習慣做法乃至新軍隊伍中不少適應的印象,自然而然的認為錢幣的鑄造應該是京城專門機構統一發行才對,怎麼能夠讓地方上的政府私發錢幣?

“錢幣的發行真的是地方官就能決定的麼?”柳香疑惑的問道。

“我對曆史不熟,不過恐怕曆朝曆代都是這種情況。”張海的印象裏要解決錢幣中央發行的問題,恐怕要到清末民初左右的時候了。百分之二三的鑄造成本收一兩成的火耗,不論對上還是對下,在舊時都是地方政府的一個極大利益。而要真正的完成貨幣的統一,恐怕要到了建國後了。甚至可以說在硬通貨時代,各種錢幣與紙票橫行,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統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