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家的來使並不確定張海這些話僅僅是試探還是決定,於是思考片刻後也鄭重的問道:“僅僅是護送,還是打算在硫球駐軍?我想天朝上國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駐軍藩國的習慣吧?”
即在心中做了出並開戰的打算,張海也就沒有什麼可以隱晦的了,反正主動權在自己一邊:“新朝的新字就是過去沒有的,現在都可能有了。以前的中原王朝始終麵臨北方的隱患,因此才對周邊的很多事情盡可能的睜一直眼閉一眼,而如今,就要算算漢武以來的總帳了。更別說還沒有對三十年前的某場戰爭做徹底清算的你們。這裏可以事先通個氣:如果在硫球島上發現了不明的武裝和人員,這此隨你們一起去的大軍會將其就地消滅的。”
島津家在沉默了許久之後終於不在打算維持那種類似朝鮮來使一般的恭敬態度,而是鄭重嚴肅的說道:“東瀛以武立國,在職武士四十萬,自三十年前的那場戰爭之後對於天朝上國多少是有些敬重的,對於武功赫赫的新朝政權就更是如此。不過就算是新朝武功之強盛甚於那大元忽必烈又如何?要在海上千裏之外同一個擁兵百萬,人口兩千萬並且建立了統一政權的不小國家為敵,絕非智者所為。另外要知道:我家對於硫求的占領不是擅自的行動,硫求國主十餘年前親自就在江戶住過不少日子”
張海毫不隱晦的說道:“如果你們真能夠養百萬大軍,這就更值得出兵試試看了。敗了或者失利,當年的大元也沒有因此而亡。要是勝了,我用頂多用數萬人短期的征戰費用就可以獲得長期每年可以供養百萬大軍的養兵費,這對於減輕兩國平民百姓的負擔意義都是極大的,如果各大名人口因此減少很多,鄉村裏的負擔也會減輕嘛。”
島津家的來使聽到這樣的話,似是認真的說道:“平川野戰,裝備精良精悍無畏的一方就是以幾千人到萬人戰勝幾十萬到百萬大軍不是什麼希奇的事情。人數少並且處於劣勢的一方往往心更齊,膽更勇,決心更大。而軍力表麵占優的一方又往往有各種懈怠並且指揮還不靈,士氣是勝敗的決定性因素。可是要是攻城拔寨,尤其是並非中華城池那樣純軍事性的堡壘,我真不知道數萬人如何有把握戰勝百萬之眾。即便是各個擊破,又如何能承受這當中的消耗,更別說當年大元征日時的神風了,你們的天帝不過是傳說,我們的天帝可是在現實中發威過.”
張海沒有沒有急於爭吵的意思,而是耐心的聽人把話講完,之後也似是若有思考的說道:“如果德川家沒有全麵開戰的意思,我也不會輕易的效仿蒙元時的做法。不過硫球的事情上,沒有轉換的餘地。你國的‘百萬大軍’要是打算跨海來奪,那我會奉陪。”
島津家的來使並沒有放棄,他還是打算勸勸這個強勢的君主放棄大戰的打算,可在硫球的問題上終究找不出能夠說的過去可以自持的借口。島津來使返回會同館的硫球館的時候,獨立近衛部隊的戰士們早已輪班將這裏“守護”起來了,這時代沒有後來使館主權的規矩,最初的時候誰也沒有覺得有些異常。可當德川家的來使前來拜訪的時候發現始終有外人在場,也覺察出多少有些不妥,不過還沒有人想到張海的決心下達的這樣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