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北部擁有足夠的陸地而且似乎能夠看到居民點,並且還適合海船逼近到百步以內距離上登陸的地方並不多,在一個狹長的港灣裏,近百艘海船組成的船隊也隻能排出U字型,以前排的五十餘艘不算太大的海船逼近海岸。
五十餘艘前排的海船上攜載著高海量第八步兵旅的兩個營戰鬥群八個步兵連一千三百多名步兵還有不少的炮兵及做為弓箭手的輜重兵,另外一個營群的步兵及相應的作戰力量分散在兩翼負責掩護也準備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登陸場的正麵大概隻有一裏左右的摸樣。
見到近二百步外的敵人早已臨近海岸的土坡上待命,第八旅旅長高海量命令集中在正麵的四十八門中重加農炮以及三十二門銅鼎炮以重霰彈向這些沒有多少準備自以為萬全的敵人展開火力準備。
去年北征作戰的時候隊伍內攜帶了不少輕小的霰彈炮專門殺傷無甲或輕甲的目標乃至暴露的馬匹,不過出海的近海登陸作戰同內陸大縱深作戰的後勤條件根本不同,因此對於霰彈大小不需要像內陸作戰中那樣精打細算。這此攜帶的主要霰彈就隻有兩種:五十克重左右的“輕霰彈”還有傳統的六兩重彈。經過炮兵們的不少測試,要在二三百米左右的最佳射程上擁有足夠的存能,彈丸的重量也隻能削減到五六十克左右,如果再輕,那就不能夠確保對擁有一定防護之地有效的殺傷力了。
負責支持兩個營群的三十二門中型九斤彈加農炮每炮一次發射八十發輕霰彈,十六門加強過來的獨立重炮一次發射一百六十發輕霰彈,一輪火炮的齊射往往就能把五千多發能夠在兩三百米的距離把厚重的木排打透再殺傷後麵人員的“輕霰彈”發射出去,僅僅一分鍾時間內的四輪開火從五十艘船上的船頭上打出去的霰彈覆蓋了一裏寬度,幾十米縱深內目標區域。
目標區域內的頑敵並沒有按照冷兵器時代正規接戰的隊型排好隊形,而是躲避在這一帶早有準備的大型木盾乃至紅樹林的後麵,並且隊型散的很開,隨時準備撤退到山林中去拖延和頑抗,沒有人覺得在這種情況下能被船上的火力如之奈何,可卻沒有相當一分鍾內兩萬餘發如雨一般的重霰彈就殺傷了五百餘名負責應敵武士中大概四成左右的人。
而一分鍾後,百餘艘小船攜載的一千三百名突擊步兵也從距敵三百米左右的距離上逼近到了二百米左右的距離,剛剛向要站起來向後麵的山坡上撤的敵人利用重臼銃展開了猛烈的火力,幾百名負責開火的戰士在不到兩分鍾的登陸航渡過程中將萬餘枚六兩重彈在航渡的過程中接連不斷的打了出去。
雖然因為海浪還有官兵狀態的緣故,這些彈丸的精度很差,幾乎也是散布能有二三十米左右的水平,但猛烈的火力還是封鎖了敵人撤向山的退路。
全身披甲並攜帶著沉重燧發排槍與救生裝置的戰士們在登上岸的時候也已經疲憊不堪,不少人甚至因為暈岸的原因一時站立都成問題,但好在全新的作戰方式下並不要求戰士們全速發起衝鋒,而是在臥倒的情況下向不遠處的敵人展開壓製射擊,並不斷的匍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