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的是一艘西洋貨船,同次等的福船差不多大,也是這時代最新一代比較常見的遠洋貨船。這種船相比16世紀大航海時代早期那種常見的小船無疑極大的提高了遠洋的生存力。在李峰的提示下,長途遠洋航行自然也不會麵臨壞血病的困擾。當然這並不是無價的,李峰等人還要求在這艘西洋大船上準備好幾百支火繩槍以及足夠的鉛彈外加油脂及紙張,幾乎與此同時還要提供有關新大陸更詳細的一些資料做為核對與參考。
除了李峰一行等四十餘人,還有專門挑選而來的百餘名南洋華人為主的水手,這種人才資源也是整個東亞的海麵上所不多見的。
選擇去美洲新大陸而不是其他地方,是李峰最終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最初的想法是泰西等地,但很顯然:在新軍內部的教育中征服泰西實現天下一統是最終使命,那必然是一個強大而難以短期內征服的地方,而且那裏的經濟也必然同中華一樣繁榮,可以帶給人們的利益也更多。可稍做思索後就放棄了:泰西也是文明區域,不要說新朝在五到十年後不計代價的發起遠征也未必沒有提前拿下歐洲的可能,就是不以武力遠征,僅僅一份厚禮外加一份尋人通牒就有可能讓躲避在任何大國的自己麵臨威脅。一群黃種人在那些西人當中也不可能不引人注目,舒適的隱居更是難以想象的,奧斯曼或波斯等地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
南洋乃至朝日等周邊就更不用說了,這是未來一代人之內新朝必然的勢力範圍,做不到改土歸流也會在這周邊說一不二。而如果選擇去莫爾臥王朝,同樣存在類似問題不說,一個低種姓人種的高貴人物同樣會顯得很眨眼。遙遠非洲是一片未經文明開啟的荒蠻之地,那裏至今都沒有被近在眼前的歐洲人完全吞並就說明師傅當年所說的那裏衛生環境及民風都很惡劣應該不是虛言。
還有一個選擇是當代的世人都難以知曉的澳州,不過且不論幾乎所有的商人都沒有航行到那裏的經驗。那裏瞞的過世人,卻瞞不了師傅。澳州雖大,可適宜居住的地方卻是有限的。
在種種權衡之下:擁有一定人煙、地域遼闊、不乏黃種土著、還能有必要的貿易通道的新大陸就成為最為理想的選擇。就算在幾十年之後包括美洲在內的全天下都被納入新朝勢力範圍之內,總不可能幾十年內移民入的人口就布滿了那麼大的新大陸。總有適宜自己隱居的世外之地。就算沒有,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這些道理,李峰很早以前就對身邊的不少人講過。
“我覺得你我的事情師傅未必沒有預感,做為核心弟子,師傅看著你們長大,了解你們的品行。怎麼可能對我們的事情一點兒蛛絲馬跡都沒有感覺到?我覺得身為帝王師傅或許不可能允許撈錢的事兒在整個體係內蔓延,做為強勢的君主也不可能養劉瑾魏忠賢第二,但並不會介意核心弟子退下來做個富家翁。如果要出海也不必去那麼遠的地方。”劉子雲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