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四年寒冬臘月,膠東半島以東的大海上凜冽的寒風與氣流掀起了狂風巨浪。剛剛在入冬時結冰的海麵在洶湧的波濤中沒有多長時間就化為了粉碎。零碎的海冰伴隨著巨浪拍打在船舷上發出令人膽寒的響聲。
再加上海麵上從白天到夜裏持續很長時間的霧氣與黑夜,這一切都讓那些在南方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們也見識到了北方冬季海域裏海況的惡劣。
“這麼大的風浪,一直向東會不會迷航?要不要偏北一些?”入夜的時候,第六旅旅長楊波有些不安的站在船舷上眺望著那似乎深不可測的大海。
“不用。這北方的海域雖然冬季風浪大,但是淺流並不大,隻要掌舵的注意,應該不會偏航太遠的。”一名在北方海域經驗豐富的船長說道。
同陰風陣陣的船艙外不同的是,船隊船艙內的卻似乎不那麼寒冷。每艘數十噸不過百噸左右的海船上往往裝有近二百名官兵。這些官兵將一晝夜分為兩晝夜。每三個時辰一班交替輪換著踏動著人力螺旋槳向前飛馳,其他的人或者在休息,或者負責值班中清理灌入船艙中的水或零碎海冰,一片繁忙火熱的景象。
也正因為冬季海麵上的大霧濃烈外加船隊的規模不是很大也沒有拉開太廣的距離,從淩晨到入夜這段時間內船隊幸運的沒有在中午至下午這段能見度還算好的時間內被過往的船隻發現。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在天亮前抵達彼岸,船隊內的不少官兵們在夜晚依舊展開火熱的勞作蹬著踏板推動著船隻向前開進,但是為了為後半夜展開的登陸作戰,強度明顯比以前降低了。各船的作戰連群騰出不少時間用於休息和養精蓄銳準備應對天亮後的挑戰。
新軍主力部隊裏有個傳統:那就是因為戰鬥力的絕對優勢,不像很多近現代軍隊一樣在戰鬥詳報等方麵搞什麼分級保密。也不在意向隊伍裏的官兵們講述各個部隊的戰史戰例。因為新軍至今在戰場上的絕對戰鬥力優勢使得官兵們即便了解到真實情況也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名炮灰。
起事以來的不少戰鬥,雖然新軍主力部隊往往能夠擁有絕對的戰鬥力優勢,但敵人仿佛從來就沒有太弱的對手。不論是過去的明軍,南方的海盜,北方的滿蒙又或者是東瀛的倭寇,由於種種機緣巧合給人的感覺都是:那些隊伍戰力雖然在新軍主力部隊麵前不怎麼樣,卻都是能夠認真備戰拚消耗的對手。如果是兵力眾多的攻堅作戰,免不了要付出不少代價。極低傷亡的戰鬥雖然有卻很少見。
因此楊波不用想眼前也似乎出現這樣一副情景:大部隊開始乘小船在黑夜裏冒著海水風浪向灘頭逼近,然後黑暗的夜中如風的呼嘯一般響起箭矢的破空聲與連綿的弓弦聲,緊接著的就是負著重甲的官兵們如同頂著冰雹般的砸擊一樣向前推進。並在敵城城下和敵城城頭乃至街道上都展開激烈的戰鬥。敵人源源不斷的堪倒一個又上來一個.。甚至,在設想到在夜間遭遇敵人埋伏的水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