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接觸戰中新軍第九旅的艦炮火力乃至望遠鏡裏那不遜色於西方標準全副武裝的軍隊帶給了西班牙守軍巨大的震撼。當陳勇下達首先在城鎮外圍展開土工作業的時候守軍終於鬆了一口氣:看來在己方炮火的威脅下,來敵想從很遠的距離上開始挖城掘壕了,這必然是一件代價巨大且極花時間的行動。撐到下一輪南方的船隊抵達的時候似乎不是問題了。
畢竟在這時代的西方觀念中還沒有專職工兵的概念,精製的鎬鏟一類土工作業工具也並不是一般部隊的必備拚。低水平火炮時代的城防戰,棱堡可以發揮巨大的效用。
可此時的陳勇卻並不打算開一個很不好的先例,他依然決定圍城的隊伍在以炮火紮穩腳根之後就迅速展開一次對城頭的猛烈進攻擊垮對手的方向。
上岸的五十餘門火炮部署到位後,陳勇將其中三十六門火炮都集中第一營的炮兵陣地上瞄準對手堡壘其中兩個突出部展開了轟擊。
棱堡的意義在水準差距多達兩個世紀之遠的精良滑膛炮兵麵前體現出了時代的局限性。這時代的火炮往往要部署到二三百米的距離上才有可能對城牆進行命中率較高的打擊。而在經過精確的測距後,新軍火炮從一裏的距離上打出的炮彈幾乎大部分都可以命中方圓不過數米大小的敵軍堡壘。
僅僅大概十幾分鍾內的七百餘發炮彈就將五角棱堡中的兩處並不算堅固的外堡徹底轟塌下來,形成了可以上城的通道。而城內的槍炮對於擁有了基本戰壕工事掩蔽的戰士們卻再也沒能構成多少危害。
沃邦攻城法一般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從守軍射程邊緣沿著與敵城平行的原則挖掘坑道逐漸逼近城頭。配備了百餘支線膛槍的第九旅則最終還是選擇用線膛槍的壓製能力代替了負擔不小的大部分土工作業。
陳勇首先命令普通步兵和工兵在炮火的掩護下直接逼近到了距離敵堡壘大概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離展開了臥姿土工作業。用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幾百個散兵坑,在這個過程中堡壘內炮火發射的霰彈還是給負責掘壕的士兵帶來了十餘人的傷亡。
但隨後以最快速度逼近到壕溝內的線膛槍手在突擊方向上展開的火力瞬間就壓製住了城頭內的敵人。在二百米左右的距離上,新軍主力部隊的線膛槍手雖然還沒有南北戰爭時代的狙擊手能在這個距離上打頭靶的水平,但也能把大部分子彈的散布誤差控製在方圓不到兩尺的範圍內。
當城頭上的敵人幾分鍾內的較量之下,就有三四十人在累計射來的數百發子彈的威脅之下傷亡之後就再也沒有多少人敢於探出頭來了。
此時的各處炮兵則在一裏的距離上以減裝藥發射的跳彈來破壞棱堡城頭上的被覆堡壘,而步兵的主體則以最快的速度趁此機會逼近到了距離敵城城頭大概八十步左右的距離上,二百人左右的火槍手就可以在一分鍾內打出數千發已填裝好彈藥的猛烈火力掩護著線膛槍手逼近到同樣的距離上。而城頭上的守軍終於明白了在這樣猛烈而精確的火力威脅下展開還擊是一件得不嚐失的事,不少臨時征集來的武裝民兵在這巨大的壓力麵前不是抬不起頭就是開始有了向城內退縮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