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阿卡普爾科港的“繁華”及長期以來的和平削弱了當地守軍的戰鬥力。秦濤所率領的第九旅先頭部隊攻占港內堡壘的作戰行動雖然持續了整整一個夜晚仍然沒有接觸,但取得的戰果及傷亡損失比卻要比預想的要好。
進攻戰鬥中的新軍官士們僅僅傷亡六十餘人,犧牲二十三人,就徹底擊潰了堡壘外圍防線上的守軍,殺傷千餘人,俘虜三百餘人,這六十餘人傷亡中還有十數人是傷亡於遠處海灘上的敵艦隊射來的炮火。
秦濤沒有繼續拖延戰鬥的打算,畢竟按照戰場上的一般經驗:當敵軍擁有堅險之利或者處於強勢時,夜戰的意義是不小的。而當自己掌握了整個戰場的主動權,夜戰就有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新一輪的攻城準備在天亮之後繼續展開,因為工程作業主要選擇在了堡壘的外麵進行,因此棱堡中央築壘地域的人並不清楚新一輪的“炮擊”馬上就要展開了。
棱堡內部建築目標的麵積目標範圍比城頭廣泛的多了,對精度的要求也不像壓製城時那樣高。因此在城頭附近重新取來了打出的彈藥之後,盡管有的九斤重彈已經有些變形,卻不需要重新進行煩瑣的加工。
而且因為對精度的要求不高,在重新布置彈藥拋射坑時可以加大火藥量以謀求明顯超過投石機的射程乃至更大的威力。
爆破攻擊的土工準備的難度也就這樣比夜間的準備輕鬆了很多,大概僅僅經過不到兩個時辰的準備。猛烈的爆炸聲再一次莫名的在棱堡外部響了起來。
起初的時候,堡壘的殘敵以為是港外的艦船進行火力準備或是上岸的部隊展開了什麼突襲。可是沒過多久,被火藥炸飛到四五百米高度的九斤重彈就從天空中重新落了下來。
中央堡壘也算比較堅固的建築,可畢竟不是實體的防禦工事。在兩千餘發九斤鉛彈的重新攻擊之下不少的土石建造的建築都在彈雨之下垮塌下來。炮火準備瞬間就造成了堡壘內近千人的傷亡,遠遠比夜晚進行城頭火力準備的時候造成的殺傷大的多。
隨後,六百多名負責突擊的新軍先頭部隊官兵在線膛槍的掩護下發起了進攻。官兵們逼近到各個建築物的死角處並用爆破杆展開了進一步的攻擊,在巨大的震驚中緩過來的堡壘陷入了混亂之中,其中的不少平民和西班牙士兵再猛烈的壓製和打擊之下,再也不幹冒頭了。更多的人蜷縮在窗下或是牆角內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港外的海船拯救不了你們,要麼選擇一個小時之內投降碰碰運氣,要麼準備隨著些墳墓一起被埋葬!”不少在港內懂得西班牙語而沒有招募到堡壘內的華人同新軍先頭部隊的翻譯一起從各個方向上對堡內的殘敵喊話道。
如同秦濤所預料的那樣阿卡普爾科港的當地駐軍大部分人都沒有必死的意誌,在遭到了過半的傷亡損失又麵對著壓倒般的強敵的時候這裏的西班牙人經過簡單的商議最終選擇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