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陸殖民曆史中最知名的人物無疑是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當年這位年過半百的西班牙探險家矢誌不渝的在印加帝國進行多次冒險,最終帶領包括加略島十三勇士在內的一百七十七人、六十二匹馬、除了近兵以外三支火槍和二十支十字弩幾乎零傷亡的殲滅了印加帝國五千中央部隊,並俘虜了印加帝國皇帝,並在很短的時間內瓦解了這個美洲大陸上的帝國。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甚至比用六百人征服中美洲的科爾斯特更有傳奇色彩。因為在16至17世紀這個最具有曆史影響力的年代裏。秘魯總督轄區的荒蕪高原成為了世界白銀生產的中心。
在隨後的曆史裏,西班牙人在當地展示了他們的成功並不單純是因為勇敢和運氣,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西班牙人開發出一座堪比古代中國省城人口規模的礦山城市,修建五個高原水庫和22條尾礦壩和大約100軋碎機並用新式的采銀技術從高達接近五千米的山峰中開采出全球一半規模的銀礦,並將他們在當地就大批量的加工成銀幣。
利馬城,這做在印第安蓋丘亞語中會說話的神像在實質上也成為整個西屬美洲的軍事和政治中心。
新朝五年舊曆三月上旬,早已從北麵逃來的船隊中收到了噩耗的利馬城全城戒備森嚴,所有的海船龜縮在港口內的炮台附近嚴陣以待。從巴拿馬到利馬的整個秘魯總督區內大量的兵力也雲集在這裏。整個利馬城內的西班牙陸海守軍達到了一萬五千人之中,如果算上武裝起來的白人民兵則武裝部隊總人數接近兩萬人。其中包括一萬二千西班牙陸軍,三千名西班牙海軍及由武裝商船臨時編組的部隊,還有四五千名當地民兵。在遙遠的重鎮波托西,西班亞人也集中了八千人的軍隊準備應對隨時來犯的敵人。
在收到詳細而嚴重的警訓二十多天的時間裏,整個秘魯轄區內的武裝力量都集結在了這兩初最為重要的軍事要地準備隨時應對可能的挑戰。
“我們有必要這樣興師動眾麼?不論是英國人還是聯合省的那些叛軍,怎麼會在新大陸的西海岸集結起幾萬大軍?”檢審廷的官員覺得利馬的總督這樣做有些過了,進行這樣大規模的動員,運回國內的金銀肯定要打幾分折扣的。
“依據我們得到的情報,幾萬大軍當然不會有,但至少能夠攜帶五六千人的三四十艘規模不小的海船正在向南逼近。這是不少從僥幸在海戰中逃回來的人如此說的。經過我們仔細的詢問,應該不會有錯。他們的船隻不像是歐洲的,倒像是遠東的。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那些比羅馬時代先進不了多少的海船竟然能夠在沒有多少帆手的情況下比我們的船航行的還要快,他們配備的火炮數量和東方船隻一樣少,但是很精良。海上交戰的時候能在二百米遠的距離上精確的發射一種索鏈般的彈藥打斷我們的桅杆,然後用每艘船上都能打出的鞭炮猛烈的槍銃壓製我們的海船炮口,並用帶著長杆的爆破裝置於近戰中炸沉我們的船隻。他們的炮戰能力不占上風,近戰能力卻極為可怖.”利馬的總督認真的報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