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遠航歸途(一)(1 / 2)

墨西哥城城北的一處山嶺腳下,幾萬黑人與印第安人當地人的優選者正在進行著初步的軍事訓練,這是北路軍的隊伍在離開之前唯一能做的了:在沒有新軍常住新大陸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武裝起一些當地人力爭給西班牙殖民者製造麻煩。

可是秦濤卻發現,對國內那些地方武裝和治安軍比較合適的訓練辦法,對這些當地人卻完全不合適。這些人在當地人中因為常年的勞作紀律性和協同性算是不錯的,最基本的隊列訓練難度卻比北方的中國農民還要大一些。更不要說即便是北方中國農民中的初步優選者,要想訓練成足夠承擔有一定強度戰事的士兵,那至少也得經過百天以上的訓練。可北路軍在完成了運輸任務之後卻根本沒沒有這種時間。

“我覺得我們的訓練方向錯了,不應該把這些當地人當成中原那樣的治安軍隊伍來訓練。我們中國的農民,就算是農忙時間不怎麼多的北方農民,還是比較懶惰的人,平均每年至少也會有折合五百時辰一千小時左右的勞動時間。而不算那些隻有幾年生命使用周期的苦工礦場,這裏的印第安人還有那些比較年輕剛來美洲不久的黑人通常全年的勞作時間隻有這個數字的一半。我們中國的村莊往往至少會有上百名青壯,還有從官府到當地大族常年累月的管理,人們也往往習慣於服從於權威。可這些人的傳統卻並非如此,他們很難按我們的方式訓練成優秀的士兵。”還是一名從當地剛剛募集而來從事語言翻譯的華人這樣對秦濤講道,其實這些話也是一位印第安部落的長者有感而發所想要轉述的。

陳勇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又通過與不少負責各部訓練的營連幹們的討論確定了幾個原則:不搞新式的作戰單位編製,不搞大規模的隊列訓練,把有限的時間集中用於戰場旗鼓信號的培訓,還是從各部當中選拔優秀的代表者負責這些事情。隻有擁有各方都能夠知曉的旗鼓信號,才有可能讓這些當地人大規模的找占領者的麻煩。

而那些從西班牙人手中繳獲的火槍和野炮,運用原則也大不相同。它們應該是數量更多當地武裝中的輔助武器而不是主流武器,專門對付擁有相當防護的敵軍或做攻堅用途。操作這些兵器還必須由少數領悟力比較好的人負責。軍事單位也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單位,而最大限度的按照家族部落的分屬來進行。

就這樣,秦濤所率領的北路軍又花了二十餘天的時間才在整個中部新大陸完成了這些工作。

到了舊曆五月中旬夏季早已來臨的時候,船隊在抵達新大陸三個半月之後開始準備返航了。按照大致的計算,三個半月的時間隻有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才能讓大陸那一端的敵人集結起足夠的力量繞過遠不止萬裏的大陸給北麵的船隊造成威脅。不過繼續拖延下去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

“我們這一路的時間還很充裕,就是不知道旅長他們那裏的情況怎麼樣了。”在歸途起程的時候望著南麵的大海,秦濤有些顧慮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