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奏報乾坤(1 / 2)

自從小慧蘭跟著新來的孩子們開始一起生活和學習之後,張海自己平日不在需要親自配著孩子玩上兩三個時辰,時間一下子富餘起不少。除了日清晨和夜晚都不放鬆的習武訓練之外,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查看更多的總結和奏報。張海領導的不算是官僚階層,那些奏報也強調反對形式主義和各種讓人費神才能明白的八股,因此相比很多帝王來說批閱奏報到不是一件牢心費神枯燥無味的事情。

自從青州以來的四五年時間裏,依靠逐漸成長起來的一百多名小女孩。張海以及身邊的孩子們處理了大量的奏報。雖然這些孩子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跟著張海所在的隊伍一起南征北戰。不少人還要承擔獨立航空隊的日常訓練任務,但幾年下來處理的奏報居然接近三百萬份,還有數以十萬計的總結。這些奏報並沒有多麼豪華的包裝以盡可能的減輕重量,但即便如此還是堆滿了西院地下室整整一間寬闊廳堂內的書架,不比後世很多學校的圖書館藏書數量少了,算起來光是這些紙張怕是得有幾十噸重。

這些曆史的奏報中,占三分之二比例的是各種士兵月報和戰鬥總結等。依靠上百個孩子的強大的奏報處理能力,新軍中的每一名官兵都要每月上繳一份思想彙報。這些彙報不是交到中間管理層或官僚的手中,而是交到把張海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的那些小女孩兒的手中。憑借這一點,有效的監管幾乎落實到了軍隊乃至兵工單位裏的每一個角落。讓新軍主力部隊做到了不論是前世還是後世都少有其他軍隊能夠達到的高度。

不過對於地方上的事物處理經驗,張海身邊的那些小女孩們也是通過一年半以上的重點工作才逐漸熟悉起來。

楊思是李千蘭之外另一名比較細心的孩子,在李千蘭等不少孩子負責新人的生活與學習的時候,平日裏的奏報總結就是由楊思、張宇、李潔人負責了。

當張海從書房的地下室內出來,聽到楊思輕輕敲門並輕聲的喊到報告的時候,就讓這個已經十二歲大的孩子走了進來。

楊思在眾多小女孩中是平日裏比較開朗的一個,不過進門之後張海才發現楊思的臉色似是有些沉重。

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兒的張海也猜測到了七八成,並沒有給楊思太多的壓力,而是有些輕鬆的問道:“又有人玩欺上瞞下那一套了?”

“真是沒有想到地方上的人相比主力部隊裏的官兵們會這麼不堪,竟然這麼大規模的聯手做假隱瞞糧倉裏的情況。難道這些人不清楚樹大招風的道理?不清楚聖主的監察是無處不在的?”楊思不由的歎道。這些年來遠非一般孩子能夠擁有的經曆已經讓不少的孩子擁有了遠超這個年紀的孩子應有的心智,思慮的問題也遠非一般起來。

“讓我看看吧!”張海查閱了蘇州官營農場分區倉庫相關輪值人員的月報,似乎沒有發現什麼:“似乎沒有人明著舉報什麼啊?”